:::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1 ms
共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大臣等候朝見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嚮,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
2.帝王的宮禁。漢.李陵〈答蘇武書〉:「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
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宮門外兩邊供瞭望的樓臺,中有通道。《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蕭丞相,營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唐.白居易〈長恨歌〉:「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之禮。」
02.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你便能勾片言折獄,一語興邦,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
|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
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參考詞語︰勵兵秣馬注音︰ㄌ|ˋ ㄅ|ㄥ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bīng mò mǎ釋義︰勵,通「厲」。「勵兵秣馬」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遼東書〉:「請都督勵兵秣馬,以待此期。」
02.《水滸傳.第九四回》:「山士奇到壺關,知蓋州失守,料宋兵必來取關,日日勵兵秣馬,准備迎敵。」 參考詞語︰礪戈秣馬注音︰ㄌ|ˋ ㄍㄜ ㄇㄛˋ ㄇㄚˇ漢語拼音︰lì gē mò mǎ釋義︰戈,武器。「礪戈秣馬」猶「厲兵秣馬」。見...
|
秣馬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01.《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
四海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蕭丞相營作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1>也。」高祖乃說。 〔注解〕
(1) 加:增益。〔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一.高帝紀下》
|
情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的真情。宋.陳亮〈中興五論序〉:「嘗欲輸肝膽,效情愫,上書於北闕之下。」明.李攀龍〈南京光祿寺少卿涇陽顧先生行狀〉:「誠令維崧等披露情愫,曉暢事實,章晰誼理,剴篤言辭,皇上一覽而悟,未可知也。」也作「情素」。
|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湘沅。俱有緘中藻,惻惻動離魂。 不知何日見,衣上淚空存。 答重陽 省劄陳往事,愴憶數年中。一身朝北闕,家累守田農。 望山亦臨水,暇日每來同。性情一疏散,園林多清風。 忽複隔淮海,夢想在灃東。病來經時節,起見秋塘空。 城郭連榛嶺,鳥雀噪溝叢。坐使驚霜鬢,撩亂已如蓬。 酬劉侍郎使君(劉太真) 瓊樹淩霜雪,蔥茜如芳春。英賢雖出守,本自玉階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塵。孰雲俱列郡,比德豈為鄰。 風雨飄海氣,清涼悅心神。重門深夏晝,賦詩延眾賓。 方以歲月舊,每蒙君子親。繼作郡齋什,遠贈荊山珍。 高閑庶務理,遊眺...
|
東山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謝安曾隱居東山不仕。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用以指隱居不仕的志願。宋.陸游〈賀呂知府啟〉:「雖北闕之書,至於屢上,然東山之志,寧許遽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