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石     
瀏覽人次:233 收藏人次:0
石,容量單位。秦漢時官品高低,常以俸祿的多寡而論。漢代官制稱月俸米九十斛為千石,通常是屬於品級較高的官員,如太尉長史、御史中丞等。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千石     
瀏覽人次:228 收藏人次:0
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二千石」。《史記.卷一○.孝文本紀》:「臣謹請陰安侯列侯頃王后與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議。」
    
瀏覽人次:15065 收藏人次:7644353
數目字。百的十倍。大寫作「仟」。
比喻眾多、多數。如:「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頭萬緒」、「千山萬水」、「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瀏覽人次:12572 收藏人次:2346235
量詞:(1)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也稱為「公石」。(2)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漢.鼂錯〈論貴粟疏〉:「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飢寒至,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戰國策.齊策四》:「大王據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鍾,萬石虡。」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47500 收藏人次:2301528
參考詞語︰訛以傳訛注音︰ㄜˊ |ˇ ㄔㄨㄢˊ ㄜˊ漢語拼音︰é yǐ chuán é釋義︰即「以訛傳訛」。見「以訛傳訛」條。
01.宋.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南渡以來,紛粉(紛)翻刻,幾千石矣,訛以傳訛,僅同兒戲,每竊哂之。」(源)
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教白》:「而曲師入門之初,亦係暗中摸索,彼既無傳于人,何從轉授于我?訛以傳訛,此說白之理,日晦一日,而人不知。」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40338 收藏人次:4047948
02.《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勳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禮儀,輕謾宰相,賤易上卿,而又詘節失度,邪諂無常,色厲內荏。」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30722 收藏人次:2786804
《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倫1>從兵五千人,入自端門,登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進璽綬2>於倫,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歲,賢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將皆不試;計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學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學二十年,皆署吏;郡縣二千石令長赦日在職者,皆封侯;郡綱紀並為孝廉,縣綱紀為廉吏。以世子荂為太子,馥為侍中、大司農、領護軍、京兆王,虔為侍中、大將軍領軍、廣平王,詡為侍中、撫軍將軍、霸城王,孫秀為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張林等諸黨皆登卿將,並列大封。其餘同謀者咸超階越次3>,不可勝紀,至於奴卒廝役4>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5>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23697 收藏人次:1500749
《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也。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父武,晉王掾、上谷太守。逖少孤,兄弟六人。兄該、納等並開爽有才幹。逖性豁蕩,不修儀檢,年十四五猶未知書,諸兄每憂之。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穀帛以賙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後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僑居陽平。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舉秀才,皆不行。與司空1>劉琨2>俱為司州3>主簿4>,情好綢繆5>,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6>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注...
    
瀏覽人次:22812 收藏人次:4736612
2.凡、總計。《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漢.王符《潛夫論.實貢》:「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瀏覽人次:22691 收藏人次:4393717
1.鎔化金屬。《說文解字.金部》:「銷,鑠金也。」如:「銷鎔」、「銷鑠」。《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