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74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協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商量。如:「這次的活動內容,就由兩組人員共同協商決定。」也作「協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如:「協議」、「協商」、「協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謀議。如:「商量」、「面商」、「商討」、「有事相商」。
生意。如:「從商」、「經商」、「商務」、「通商」。
做生意的人。如:「奸商」、「布商」、「米商」、「富商」。
兩數相除所得的數。如:「八除以二的商是四。」
朝代名。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規範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時空有所改變,總之,要在一般人理解狀況下,規範才會發生。脈絡敏感性與可協商性:理解敘事者的脈絡,並與之協商,而達到讀者與說者之間的依存與共識。敘事的累積:不斷的將過去的故事累積下來,集成一個族群的「文化」,所以敘事的「可累積性」便造成了更多的「大故事」傳承下去。  布魯納指出,敘說會反過來教人們真實的本質,而真實的本質是由人的心靈通過敘說而建構,因此十大特徵能立即描述出故事,敘說便會建構和假定出真實。 參考資料教育心理...
商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協商、商討、商量、商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協商後立下(條約、規章等)。如:「擬訂」、「訂約」。
社會建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涉及個人和環境的互動;社會建構主義下對於教師的角色在於設計與挑戰學生思考方式的情境,希望在一群體的協商與討論、修正中產生知識,因此在此主張下重視真實情境學習的動態歷程,強調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的學習,又稱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學習認為知識相嵌於情境脈絡中,唯有透過主動參與與探究生活情境的學習活動,才能掌握真正的知識。
參與機會(Lave & Wenger, 1991),在提供適切的互動工具或鷹架,促進學習參與協商的活動,使社群份子彼此分享、分工合作,進而達成提昇社群整體知能之效果。近期Linn & Slotta (2000)更提出網路化科學整合環境(Web-based IntegrationScience Environment, WISE) 的學習理念,除上述鷹架式知識整合的教學重點外,強調以WISE 學習理念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建構科學概念,幫助學生藉由合作學習的歷程獲得更有效的學習。由此可知,運用網路化的教學環境,...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顧全雙方,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斷死孩兒》:「你可在主母前引薦我與他相處,倘若見允,我替他持家,無人敢欺負他,可不兩全其美?」《七俠五義》第三二回:「一來可以用功,二來可以就親,豈不兩全其美呢?」
軒然大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大的糾紛或風潮。如:「這個消息經報端披露後,在輿論界掀起軒然大波。」民國.梁啟超〈俄德協商之將來〉:「去冬十二月,俄德兩皇忽相會於德之砵丹,未幾而有兩國關於波斯之協商文牒出現,此實最近外交界之軒然大波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