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8.45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危機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對危險的事物具有預防的心理。如:「民眾休閒娛樂時,要有危機意識,避免涉足不良場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全。如:「危險」、「危機四伏」、「居安思危」。
傷害。如:「危及生命」、「危害治安」。
高而險。如:「危崖」、「危樓」、「危牆」。
病重。如:「病危」、「生命垂危」。
端正。如:「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宜、際會。如:「機會」、「趁機」、「良機」、「隨機應變」。
靈巧。如:「機靈」、「機巧」、「機警」、「機智」。
器械。如:「機器」、「電機」、「打字機」。
飛機的簡稱。如:「機場」、「客機」、「戰鬥機」、「轟炸機」。
祕密的、重要的。如:「機密」、「機要」。
事情發生、變化的原由。如:「動機」。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一切精神活動。如知覺、記憶、想像等皆屬之。
2.覺察、警悟。如:「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3.佛教用語。對一切現象能產生分別作用的心。《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意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危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潛藏的危險、禍害。晉.趙至〈與嵇茂齊書〉:「常恐風波潛駭,危機密發。」唐.劉言史〈觀繩伎〉詩:「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挂纖腰學垂柳。」
2.生死成敗的緊要關頭。如:「經濟危機」。
學校行銷的限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場,這也相當程度阻礙了學校行銷的進行。公立學校尤其如此,由於公立學校一直以來都受到政府的保護,成員的危機意識非常有限,因此大部分的成員對行銷採取不合作或虛應故事的態度。加以公立學校在人員編制上受到政府嚴格的控管,因此很難成立行銷的專責單位,這也是學校發展行銷時的一大阻礙。7.教育機構整體行銷尚未受到認同許多社會人士仍然認為教育機構進行行銷將會造成不必要的競爭,因而喪失教育應有的本質。尤其學校本來就是以服務社會為最終目標,因此學校行銷就更難獲得社會的認同。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雖然行銷在企業界已經是理所當然且攸關企業之生死存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