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文     
瀏覽人次:510 收藏人次:0
1.寫作時對徵引或轉錄他人著述文字的稱謂。
2.翻譯外文時所根據原著的文字或詞句。
原文     
瀏覽人次:202 收藏人次:0
人名。她是華裔的舞者和編舞家,生於上海。幼年在臺北跟李淑芬學舞。1967年到日本跟神田 明子習舞,1968年進入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的舞蹈學校苦修四年。1970年先後參加波爾.藍(Pearl Lang)和菊地 百合子(Yurico Kikuchi)的舞團。1972年加入艾文.艾利舞團(Alvin Ailey Dance Theater),五年內隨該團巡迴世界表演逾千場並成為獨舞者。1977年曾隨該團到臺北擔任《雲雀高翔》、《飛躍的羚羊》等舞碼的主角。當年離開艾利的舞團後,曾應法國國際舞蹈中心及伊朗國家芭蕾舞團之邀,前往教授現代舞。1975年和鄭佩佩共組舞團回台演出。197...《東西舞藝演出節目單》1975、〈雲門舞集的天涯歸客 ── 原文秀〉婦女雜誌1979.8、黃翰荻〈原文秀訪問記〉中國時報1982.1.17、蔡文怡〈原文秀返國參與雲門舞集演出〉中央日報1979.6.15。
原文     
瀏覽人次:161 收藏人次:0
翻譯外文時所根據原著的書,稱為「原文書」。
    
瀏覽人次:20362 收藏人次:3126458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10928 收藏人次:3744731
1.最初的、本來的。如:「原文」、「原著」、「原油」、「物歸原主」。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113334 收藏人次:9932578
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101371 收藏人次:11080841
「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莊子說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刻意能追求的。我們往往以為和人親密相處、苦難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裡知道那就像離了水來到陸地的魚兒一樣,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來潤溼對方,雖然好像很親密,卻怎麼樣也不如當初仍在水中,互相不認識時的快樂。「相濡以沫」從原文摘出,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87734 收藏人次:8543128
意趣無窮;沒有智慧的人,可能會像一口把棗子吞下肚,索然無味,不知所云。後來「囫圇吞棗」就從《碧巖錄》原文中的「渾崙吞個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82405 收藏人次:4858471
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81303 收藏人次:11339122
戰國時的齊宣王,因為仰慕春秋時齊桓公與晉文公的霸業,很想效法他們,便向孟子請教有關他們的事蹟。孟子說他沒聽說過,但可以為齊宣王講述如何以仁德統治天下。孟子認為,要以仁德統治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顧、愛護百姓。可以先從尊敬自己的父兄、愛護自己的子弟開始,然後推及別人的父兄子弟,這樣就能治國、平天下了。如果不從這基礎開始做起,就想開疆闢土,使其他諸侯歸順而稱霸天下的話,正如同爬到樹上去抓魚,是不可能達成的。後來《孟子》原文的「緣木求魚」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