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05 ms
共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先的議案內容。如:「這件事經過多次討論,最後仍舊維持原案,不做任何更動。」
|
原案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案分析是藉個體的口語敘述,以探知個體內在認知過程或狀態的方法;其基本假設是:(1)口語行為是一種可記錄的行為,可供研究者觀察並進行分析;(2)產生口語行為的認知過程,屬於產生其他行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種。
分析口語行為的第一步驟是將語音事件以錄音機錄音,並將錄音結果轉錄為文字筆錄,進而將文字筆錄依空間、時間、重覆性等加以分段,以上的步驟為原案分析的前處理期。下一步驟是將分段後的資料加以編碼,編碼通常是依理論架構產生的分類架構,加以分類及編碼,各類別間為互相獨立的,不重疊的;而分類架構因資料特性不同,在分析時會有所修飾及改變。分類編碼後的資料經統整後,可進一步推論個體內在的認知... |
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如:「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如:「舉案齊眉」。
文件。如:「文案」、「檔案」。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提出的計畫、建議。如:「方案」、「提案」、「草案」、「議案」。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通「按」。如:「案語」、「編者案」。
|
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差異,進而提出教學策略;應用多元評量法不限於客觀量化的測驗,如放聲思考(think aloud)、原案分析(protocol analysis、卷例評量(portofolio assessment) 等均可使用。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認知理論取向英文關鍵字:Cognitive approach 參考資料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79-81,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
調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出查看。如:「關於這件計畫需要調閱原案,再做審慎評估。」
|
不豐不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禮記.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此之謂也。」不過於奢侈,也不太過節省。後比喻不增不減。如:「這筆預算照原案通過,不豐不殺。」
|
總統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使用覆議權(Veto)加以制衡。對於使用覆議權的法案,必須要有三分之二的議會絕對多數才能夠維持原案。所以換句話說,總統在使用覆議權上,擁有很高的成功率。也因此對覆議權的使用存在著消極或正面不同的看法 。(註1) 評價在現代的政黨體制運作下,通常國會議員都會受到較強黨紀的約束,也因此若總統與國會同屬一黨,較能夠預防行政和立法上的僵局,也能夠避免資源和國家空轉的問題,但總統的權力過大,是否會因此造成獨裁或強人政治的問題,如同許多拉丁美洲國家,便是由軍人政變所建立的政權;而另一方面,若國會的多數和總統不屬一黨,則會成為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