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6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八十年阿美族懷邵、卑南族斯乃泱等16位原住民青年在高雄「草衙山胞會館」所組成的舞團。在人類學者及原住民長者協助下,進入各族群、部落進行田野工作,學習並整理其歌舞文化,並將成果發表。
原舞者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該團於1991年五月成立於臺灣(Taiwan),是由臺灣島內原住民各族群的人員組成的。「原舞者」在人類學家胡台麗女士及部落長者、文化工作者等之協助下,透過田野調查實際參與采風並由各族群長者以「口傳相授」歌舞,整理了其式微中之傳統歌舞,然後將其整理編作品,以傳統形式演出。他們在舞台上重現原住民莊嚴的祭典精神,以充滿活力的製成表演各族傳統歌舞,促進了族群的相互了解,豐富劇場的文化。成立之初,在經費極為拮据下首演於「臺北縣立板橋文化中心」,並巡迴全省,完成十八場演出。同年十月開始,通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評估予以補助,1992年團址由高雄移至臺北縣新店市迄今。近年來「原舞者」在臺灣南、北奔...
舞團簡介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舞的人。如:「只見會場中,歌聲曼妙,舞者婆娑。」
吳錦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之曼陀羅》;另有《抓狂政治》等政治、時事評論集十餘種出版。另有《悲情的山林》、《願嫁山地郎》、《原舞者》、《生命Hiking》、《一隻鳥的故事》、《做一個新台灣人》、《妻的容顏》、《黃》、《處》、《雜》、《蛇》、《龍》、《天》、《玄》、《地》、《1988臺灣小說選》。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