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去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捨棄聲名。《北史.卷四二.常爽傳》:「是以君子鑒恃道不可以流聲,故去聲而懷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上去入四聲之一。參見「去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聲調,漢字字音的高低長短。如中古音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個聲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熾盛、明亮。《廣韻.去聲.勁韻》:「晟,熾也。」《集韻.去聲.勁韻》:「晟,明也。」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ㄨㄢ」、「ㄩㄣ」等。 聲調國音中有四個不同的聲調,分別為陰平(一聲)、陽平(二聲)、上聲(三聲)、去聲(四聲)。陰平(一聲)[55:]高平調,高而平的音。陽平(二聲)[35:]上揚調,由中高升到最高。上聲(三聲)[214:]降升調,先降到最低後再升高。去聲(四聲)[51:]下降調,由高音快速下降到最低。 參考資料(註一)鄭美珠編:《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紅葉文化,2008年6月初版。頁27-39。(註二)羅秋昭著:《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計算物體數量的器具。如斗、斛等。《廣韻.去聲.漾韻》:「量,合、斗、斛。」《漢書.卷二一.律歷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語言中字音的高低升降。如:「陽平調」、「去聲調」、「入聲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一條腿跳著走。《集韻.去聲.祭韻》:「踅,一足行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照」。武則天所造十九個新字之一,用以為己名。《集韻.去聲.笑韻》:「照,《說文》:『明也。』……武后作曌。」《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則天皇后武氏諱曌,并州文水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叢生茂盛的樣子。《集韻.去聲.泰韻》:「萃,艸盛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