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9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參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參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朱文公解經,自立一說,也是要後人與諸儒參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相關的資料來幫助研究。如:「參考」、「參看注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視、觀賞。如:「看見」、「看戲」、「看電視」、「看報紙」、「你看到那個穿紅衣服的人沒有?」
拜訪、探望。如:「探看」、「看望」、「看病人」、「有空去看你。」
表示試一試的意思。如:「試試看」、「走走看」、「想想看」。
對人事物的認識、了解。如:「看法」、「你看這麼做好嗎?」、「我看這樣是行不通的。」
對待。如:「看待」、「另眼相看」。
診治。如:「看病」、「醫生把弟弟的病看好了。」
看不起:輕視、瞧不起。
守護。如:「看守」、「看門」、「看家」。
照應。如:「看顧」、「看護」、「看好這個小孩,別讓他亂跑了!」
參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看。如:「本次抽獎的中獎名單,詳情請參閱十月五日的報紙。」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易」、「變易」和「恆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存在狀能的是1)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參看《周易.繫辭傳.上》把「易」的性質歸屬於「乾」,把「簡」的性質歸屬於「坤」。2)時時在變易之中;3)又保持一種恆常。如《詩經》所說「日就月將」或「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而《易經》的「經」是指經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如同前文所說,「經」是後來為了尊稱這些...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英雄身負高強武藝,卻沒有可以施展的地方,自然是相當鬱悶不得志,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便是形容一個人雖有才能,卻沒有施展的機會。《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了諸葛亮於赤壁之戰前遊說孫權的經過。當時曹派大軍南下,攻下荊州,逼近東吳,情勢危急,諸葛亮請求孫權出兵,與劉備合作,共同抵禦曹軍。言談中,諸葛亮說劉備兵敗逃亡,雖是英雄,但迫於形勢,使得才能抱負無法施展,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英雄無用武之地」多用於慨嘆,可以自嘆,也可以嘆人或物。例如:「我的專長雖是籃球,但只要隊友不能合作,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此是自嘆。至於嘆人、嘆物,後列「用法說明」諸「例句」,皆屬之,可以參看
參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參閱、參看。如:「參見上文注釋。」
有始無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有一段文字,舉智伯、夫差、梁惠王三人,能始不能終之例,以證「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可以參看
馬克思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創立的。目錄1 內容2 影響3 著作4 參看5 外部連接 內容馬克思主義及大部份馬克思主義的流派都有以下的觀點:資本主義是建立在資本家對無產階級的剝削(資本家以獲取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的方式獲得利潤)。認為歷史發展是有其特定規律的,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産關係會對生產力產生回饋作用,生産關係一定會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認為生產關係是主宰著人類階級組成的因素。認為社會關係在歷史上是隨物質條件而變化的。認為基於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衝突的階級鬥爭是歷史推進的重要因素。在歷...
公共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要恢復媒體在經濟和文化意義上的自治,就要確保理性而非權力的運作的民主程序重現于政治和文化領域。 參看公有領域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