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友邦     
瀏覽人次:1371 收藏人次:201503
互相親善的國家。《書經.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友邦爭問年今幾,天子恨無官可酬。」
    
瀏覽人次:17297 收藏人次:2322596
2.泛稱國家。如:「友邦」、「鄰邦」、「聯邦」、「盟邦」、「多難興邦」。《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所雜種。」
    
瀏覽人次:11088 收藏人次:11715187
有友好關係的。如:「友軍」、「友邦」。
惡貫滿盈     
瀏覽人次:8758 收藏人次:1281910
#《書經.泰誓上》1>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勳未集。肆予小子發,以爾友邦冢君,觀政于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遺厥先宗廟弗祀。犧牲粢盛,既于凶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有罪無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2>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3>罪惟鈞4>。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于上帝,宜于冢土,以爾有眾,厎天之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宣公六年》。
(2) 商:朝代名。...
集結     
瀏覽人次:2730 收藏人次:0
聚集、集合。[例]大批記者集結在機場,準備採訪來臺訪問的友邦元首。
使節     
瀏覽人次:1255 收藏人次:0
1.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信物。如:「漢朝蘇武身負王命,手持使節出使匈奴。」
2.使者,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的代表。如:「為了這項外交政策,政府打算派遣外交使節前往該國進行說明。」
心理戰     
瀏覽人次:1134 收藏人次:153479
有計畫的運用宣傳及其他方法,從精神意志上去制勝敵人的一種戰術。其目的在影響敵人、友邦、中立國人士、以及敵人控制下的群眾意見、情緒、態度及行為,以促成國家目標及使命的完成。
與國     
瀏覽人次:659 收藏人次:0
友邦,相交好的國家。《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田假為與國之王,窮來從我,不忍殺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敵國     
瀏覽人次:444 收藏人次:0
1.仇敵之國。《戰國策.秦策一》:「詘敵國,制海內。」《水滸傳》第五四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戮剿除,他日養成賊勢,甚於北邊強虜敵國。」
2.勢力相當的國家。《孟子.盡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3.相當於一國。如:「富可敵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4.能繫大局輕重的人才。《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或制勝帷幄,或門人加親,或與時抑揚,或隱若敵國。」
派員     
瀏覽人次:438 收藏人次:0
派遣人員。如:「總統擬派員參加友邦元首的就職典禮。」《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一面完工,一面通報上去,稟請派員查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