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映     
瀏覽人次:21500 收藏人次:1702500
1.指物體因光線反照,映射成像之意。如:「月夜裡,小徑上反映著一些疏疏落落的枝葉陰影。」清.袁枚〈游桂林諸山記〉:「開門趨往,捫之,竟是絕壁。方知日光從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門也。」
2.由某事物的一定狀態和關係而產生與它相符的現象,稱為「反映」。如:「作家筆下的文學作品,往往是他個人生活體驗的反映。」
3.將客觀事物或實質狀況所引發的主觀感受,如實呈現或傳達出來。如:「施政滿意度的調查,是反映民情的方法之一。」「這部小說反映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和階級鬥爭。」
情感反映技術     
瀏覽人次:4180 收藏人次:102602
情感反映技術(Reflection of feeling)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2.1 心理治療2.2 訊息處理過程2.3 情感反應技術的功能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情感反映技術即為受試者也就是當事人在進行諮商時,諮商員觀察其情感的反映變化,其中包含了說話技巧及態度,或者肢體語言等等各方面的反映變...
反射;反映     
瀏覽人次:166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和生理學名詞。與大腦皮層沒有關係,不隨意性活動的總稱。主要反射有膝蓋腱反射、脊髓反射以及伸展反射等。
鏡像;反映;映射同步;反射     
瀏覽人次:159 收藏人次:0
電腦系統中,將兩顆硬碟完全複製,以備其一失效時,另一個可以全部取代。
    
瀏覽人次:28593 收藏人次:4585351
意見的提出。如:「反映」。
    
瀏覽人次:12933 收藏人次:5699562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嗤之以鼻     
瀏覽人次:75531 收藏人次:5533983
也逐漸受到矚目。《黃繡球》這部小說就是在描述當時婦女生活的狀況,以及新女性從事改革運動的困難,並藉以反映當時新舊社會交替之下,中國婦女爭取婦權的艱辛歷程。小說的重心特別擺在「放足」與「讀書」兩個當時婦女最急須改善的問題上,而「黃繡球」便是這部書的主角。原本是舊時代婦女的她,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從事婦權的改革運動。先從鼓吹婦女解放纏足開始,進而興辦學堂,教導婦女讀書識字。雖然過程艱苦坎坷,受到社會極大的阻力,但她以美國一位農家女的事蹟自勉,效法她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位美國女子立志獻身於教育,到處傳播知識,大家都笑她、為難她。當她去見權貴時,更受到鄙視。小說中用「嗤之以鼻」描述權貴們用鼻子哼...
辭典     
瀏覽人次:74527 收藏人次:337859
終於推出,是一部漢語對法語的大型詞典,共有12000頁。當中內容包羅萬有,涵蓋例句,字體,字源等等,反映了當時傳教士對東方文化的熱愛。2003年,隨着各個科學領域高速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新的特大綜合性辭典《大辭海》,包括《哲學卷》、《醫藥科學卷》、《法學卷》及《語言學卷》。全部共分38卷,25萬條詞目,是《辭海》篇幅的2.5倍,預計2010全部出版完畢。功能現代的辭典都提供了很多功能,其中兩大功能分別是:以溝通為主,幫助對文字的理解及翻譯以知識為主,針對某事物來尋獲知識編纂的技術早期辭典的編纂是由各地收集文章及口語記...
寸草春暉     
瀏覽人次:50926 收藏人次:1170046
唐代詩人孟郊出身寒苦,四十六歲才考上進士,作了官後,又因性情耿直而受到排擠,最後只能當個小官,直到去世。孟郊由於一生貧寒,他的詩作也多描寫自己淒涼的境遇及心聲,同時也反映一般人民的生活疾苦。在〈遊子吟〉這首詩中,描寫慈母為即將要遠行的孩子縫製衣物,以免他們在路上受寒。這樣的恩情,子女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報答。詩中用「寸草」比喻子女,而用「三春暉」比喻母愛。「春暉」即是指春天的陽光,形容母愛有如春陽一樣的溫暖。後來「寸草春暉」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難以報答。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49660 收藏人次:1455084
學習的必要條件2 (二)學習來自於觀察與模仿3 (三)模仿學習有不同的方式4 (四)模仿學習非機械式反映5 (五)最能引起兒童模仿的楷模6 (六)觀察學習四階段歷程7 社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8 參考書目9 關鍵字 (一)強化並非構成學習的必要條件不同於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在操作條件學習理論中強調強化是構成必要條件,班杜拉不再視強化為加強刺激-反映之間連結的必要因素,只將之作為個體對於環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