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只是     
瀏覽人次:3882 收藏人次:4436510
1.不過是。《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三國演義》第九回:「亦只是言劉氏滅,董氏興之意。」
2.但是。《儒林外史》第二○回:「本該竟到監裡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諸生的時候。」
3.只因為。《水滸傳》第一六回:「豈知緣法卻在保正莊上得會賢契,只是保正疏財仗義,以此天下豪傑都投門下。」
只是     
瀏覽人次:94 收藏人次:0
1.或許是、大約是。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可曾有半點兒雨雲期?敢只是一剗的雷霆怒。」
2.一定是。明.高明《琵琶記》第三○齣:「我今番猜著你了!敢只是楚館秦樓,有個得意人兒也。」
    
瀏覽人次:34611 收藏人次:14760466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事情。如:「國是」。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瀏覽人次:19807 收藏人次:6492571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點兒變化。」、「他不是不會,只是不用心罷了。」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87494 收藏人次:8543128
比喻對事物的了解不夠便含糊接受,或求學時不分析探討而只是籠統接受。[例]研究學問最怕囫圇吞棗,缺乏辨別能力。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81939 收藏人次:6891484
04.宋.楊枋〈與子姪言浩氣章〉:「孟子只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則善養只是涵養、培養、存養。如下文『必有事焉而勿正,勿忘,勿助長』,便是如揠苗助長,便不善養耳。」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70394 收藏人次:4975579
《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1>,忽然而已2>。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 〔注解〕
(1) 郤:音ㄒ|ˋ,通「隙」,縫隙。
(2) 忽然而已:只是一瞬間罷了。忽然,俄頃、一會兒。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66624 收藏人次:5463240
、越兩地的竹子都寫不完。則「難書」一語,並非指亂象,也非指罪狀。可知最初「罄竹難書」一語並無負面義,只是後來一般引用此語時,多只用以形容罪狀之多。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61904 收藏人次:6507908
「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處。亦用來形容評論見解深刻透澈。出...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61421 收藏人次:2563547
01.《朱子語類.卷七二.易.咸》:「往來只是一般往來,但憧憧之往來者,患得患失,既要感這個,又要感那個,便自憧憧忙亂,用其私心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