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8.47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灣鼠耳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yotis adversus (Horsfield, 1824)
頭軀幹長4.7~5.2公分,尾長3.7~4.1公分,前臂長39~4.1公分,體重約3.8~4.4公克;體背黃褐色,腹面及飛膜暗褐色,吻部鬍鬚突出,耳殼橢圓形,耳珠細披針狀,長達耳殼的一半。齒式同渡瀨氏鼠耳蝠。
馬來半島、新幾內亞、婆羅洲、爪哇、蘇拉威西、小巽他群島、俾斯麥群島、摩鹿加群島、所羅門島、澳洲東部與北部、台灣。
群居性,以昆蟲為食,但在澳洲曾有吃魚的記錄;在台灣主要棲息於低、中海拔之隧道岩洞,調查資料顯示3月間即可產仔,目前發現記錄包括新竹縣關西、錦山、南投縣中寮、台北縣瑞芳。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蝙蝠科(Family Vespertilio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彎曲的地方。如:「河灣」、「水灣」。
海岸彎曲可停船的地方。如:「海灣」、「港灣」、「廣州灣」、「料羅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動物。俗稱為「老鼠」、「耗子」。體形小,腳短尾長,喜穴居,牙尖齒利,會破壞器物及傳染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臺」。
古代的第一人稱稱代詞。即「我」。
喜悅。通「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蝙蝠:夜行性哺乳動物。外形似鼠,四肢與身體之間有膜相連,故能飛翔。視力弱,靠體內聲納系統發出的高頻率音波來引導飛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