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9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君子有三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子有三憂」是指有志修養的人有三個值得憂慮之事;是〔韓詩外傳‧卷一〕所載孔子的話。文中記載孔子說過有志於人格修養的人,有三件值得憂心的事;第一是無知;第二是知道知識的好處,卻不努力追求;第三是學得了知識,卻不依據所學的來實行。這三種狀況可說是歷來學者的通病;許多人都自以為「有知」,其實所知的並不是「真知」,仍然落在「無知」的狀況中而「不自知」,這是起碼的值得憂慮之事;其次是知道有知識是好事,然而卻不肯用心求知識,因為求知識需要用心思,需要用腦力,不但沒有享受娛樂那麼輕鬆,甚至比用體力的活動還困難,這就是用心的難處,必須下定決心,不怕難的做下去,才能有所得,許多人在學習中不肯努力,或是半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心、焦慮、煩惱。如:「憂心」、「憂慮」、「憂愁」、「先天下之憂而憂」。
煩惱的事。如:「高枕無憂」、「內憂外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丁憂:遭遇父母的喪事。如:「丁憂在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位者或君王。《易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禮記.曲禮上》:「故君子式黃髮。」唐.孔穎達.正義:「君子謂人君也。」
2.才德出眾的人。《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3.稱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