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吟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詠歌誦。如:「吟誦詩詞」。《隋書.卷五七.薛道衡傳》:「江東雅好篇什,陳主尤愛雕蟲,道衡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唐.李白〈遊泰山〉詩六首之四:「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長聲音,帶有節奏的誦讀。如:「吟唱」、「低吟」、「吟詩」、「吟誦」、「吟詠」、「吟風弄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朗讀。[例]朗誦、誦讀、吟誦
走馬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者。若如走馬看花,同于不讀。 〔注解〕 (1) 情深詞婉:情意深厚,詞語委婉。 (2) 吟思:吟誦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吟誦、誦讀。通「唸」。如:「念書」、「念經」、「念咒」。《紅樓夢》第一四回:「說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冊,按名一個一個喚進來看視。」
自娛娛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僅自我取樂,同時也使別人愉快。[例]她每回與朋友相聚,都會吟誦詩歌,自娛娛人。
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詩詞互相酬答。[例]他們自組詩社,以文會友,朝夕唱和,吟誦不輟。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沒有軍隊肯先渡河。於是晉大夫叔向就去請教魯大夫叔孫豹(諡號穆子)該怎麼辦?叔孫豹回答說他只知道吟誦《詩經.匏有苦葉》,不懂其他的事。得到提示的叔向告退後,立即召來掌管船隻和軍務的官員,說:「苦匏不可食用,只能拿來當作渡河的浮囊。而叔孫豹說他吟誦〈匏有苦葉〉,一定打算要渡河了。你們要儘快做好渡河的準備。」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和衷共濟」,用來比喻彼此同心共渡難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誦、誦讀。如:「唸書」、「唸經」、「唸咒」。《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天天唸佛,又念救苦救難的高王觀世音經。」
吟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誦詩歌。《文選.成公綏.嘯賦》:「乃吟詠而發散,聲駱驛而響連。」《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於門側窺之。」也作「吟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