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6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告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急難而請求緊急救援。《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于齊。」
2.情勢緊張危險。《三國演義》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告急文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急事請求救援的文件、信函。《三國演義》第五回:「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呂布等商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或表示狀況的出現。如:「告示」、「公告」、「告急」、「告捷」、「大功告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難、嚴重的事。如:「告急」、「救急」。《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史可法〈批某道告急詳文〉:「未有居官者自驚風鶴,而能使眾志成城者也。仰該道嚴飭將士,併力固圉,勿信道旁浮議,二三其志!」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住耳朵,裝著沒聽見。形容故意不理會或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清.李漁《奈何天》第三○齣:「邊陲告急,司轉運者,充耳不聞。」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截斷了胡彬水軍的後路。晉軍被圍困起來,軍糧一天天少下去,情況十分危急。胡彬派出兵士偷偷送信給謝石告急,說:“現在敵人來勢很猛,我軍糧食快完,恐怕沒法跟大軍會合了。”送信的晉兵偷越秦軍陣地的時候,被秦兵捉住。這封告急信落在苻融手裡,苻融立刻派快馬到項城去告訴苻堅。苻堅一連得到秦軍前鋒的捷報,更加驕傲起來。他把大軍留在項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趕到壽陽,恨不得一口氣把晉軍吞掉。他到了壽陽,跟苻融一商量,認為晉軍已經不堪一擊,就派了一個使者到晉軍大營去...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彊,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極乎!」伍子胥1>曰:「為我謝申包胥2>曰:『吾日莫3>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許。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 〔注解〕 (1) 伍子胥:?∼西元前664,名員,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因楚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故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以報父仇,並輔吳稱霸。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阻止,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2)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號申包胥。與伍...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魏1>與趙2>攻韓3>,韓告急於齊4>。齊使田忌5>將而往,直走大梁6>。魏將龐涓7>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8>謂田忌曰:「彼三晉9>之兵,素悍勇而輕10>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11>利者蹶12>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13>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14>,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弃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