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哲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明而智慧卓越的人。《禮記.檀弓上》:「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文選.江淹.雜體詩.嵇中散》:「哲人貴識義,大雅明庇身。」
哲人其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將要。哲人其萎指智慧卓越的賢人即將死亡。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後用來悼念已故的賢者。漢.崔瑗〈河間相張平子碑〉:「哲人其萎,罔不時恫。」
哲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理想國〕(Republic)一書中,柏拉圖(Plato, 427~347 B.C.)透過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與別人的對話來提倡一烏托邦式的教育系統,其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哲學王,作為理想國的政策立法者和決策者。「政治權力與哲學因此放在同一人手中」,且大眾將極快地了解到由哲人王統治的優點。
  柏拉圖的教育系統跟斯巴達城邦的教育實務極為類似。在這系統中,所有兒童均屬於國家,他們是集體婚姻下的產物,且在一出生後立即接受健康檢查。唯有在檢查後存活的兒童,可以在公立保育學校中受撫養至六歲。所有學童都要接受傳統的體育、文法、音樂和愛國訓練,直至十八歲為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智的。[例]哲理、哲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夫《易》惟談天,入神致用,故《繫》稱旨遠辭文,言中事隱;韋編三絕,固哲人之驪淵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去、從前。[例]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宋.文天祥〈正氣歌〉)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鴈1>于飛,哀鳴嗷嗷2>。維此哲人3>,謂我劬勞4>。維彼愚人,謂我宣驕5>。 〔注解〕 (1) 鴻鴈:動物名。一種群居水邊的候鳥。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食植物種子、蟲、魚以維生,亦稱為「大雁」。 (2) 嗷嗷:狀聲詞。形容哀號聲。嗷,音ㄠˊ。 (3) 哲人:賢明而智慧卓越的人。 (4) 劬勞:勞苦、辛勤。劬,音ㄑㄩˊ,勤勞、勞苦。 (5) 宣驕:驕奢。
戮力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倡,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衰病。《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漢.鄭玄.注:「萎,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