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唐朝     
瀏覽人次:1001 收藏人次:1046209
朝代名。(西元618~906)李淵代隋,國號唐,二十帝,二百八十九年。唐朝建都長安,與漢朝並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富強的盛世。當時文化優越,版圖遼闊,聲威遠播,對鄰近諸國,有深遠的影響。
    
瀏覽人次:53184 收藏人次:3197669
2.某一世系帝王的統治時期,或某位君王的統治時期。如:「漢朝」、「唐朝」、「崇禎朝」。
    
瀏覽人次:5966 收藏人次:1497637
1.朝代名:(1)傳說中帝堯的時代。(2)參見「唐朝」條。(3)參見「後唐」條。(4)參見「南唐」條。
披星戴月     
瀏覽人次:81282 收藏人次:4204245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79024 收藏人次:5828576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注解〕
(1)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2)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融。崔鉉子。累遷中書舍人。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沆,音ㄏㄤˋ。
(3)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瀣,音ㄒ|ㄝˋ。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77482 收藏人次:11342626
2)殞賊:被賊所殺。指周朴遇黃巢之亂,於閩城遇害身亡。
(3)朴:周朴(?∼西元878),字見素,唐朝時人。工為詩,隱居嵩山,無功名之念。後避居福州,黃巢陷閩,欲用朴,朴不從,遂為黃巢所殺。朴為詩極盡雕琢,當時詩家稱「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4)釣臺:山名。地約當在今福建省閩侯縣南。
(5)甌、閩:地名。甌,地約當今浙江省永嘉縣。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52965 收藏人次:3384584
唐朝時,流傳著這麼一個老虎吃人而且役使鬼魂的傳說。在唐代裴鉶《傳奇》中可見此一傳說:有一天,某處山上的兩個人發現老虎吃完人後,竟脫掉虎皮,改穿禪衣,變成山上道場中的老和尚。這兩個人非常害怕,想找個方法逃下山,就騙和尚說井裡有異常的聲音,待老和尚走到井邊查看時,把他推落井去,老和尚馬上化為老虎,兩人就合力用大石頭把老虎砸死,逃下山去了。將近黃昏的時候,他們遇到一個獵人,獵人在路邊張開弓弩,設下暗箭,並在樹上搭了一個棚子,住在上面。獵人對他們兩人說:「不要觸動我埋伏的機關。」又說:「這裡離山下還很遠,老虎又非常凶殘,你們何不暫時到棚子上來避一避?」兩人一聽到老虎就很害怕,於是就爬了上去。兩人驚魂未...
    
瀏覽人次:50671 收藏人次:5979452
2.罵人的話。唐朝樂戶戴綠頭巾,後因龜的頭部亦為綠色,故用以比喻開設妓院的男子,及妻子不貞的人為「龜」。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八.廢家子孫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天津之妓》:「北幫女閭自稱曰店,其龜、鴇曰掌櫃。」
人面桃花     
瀏覽人次:45497 收藏人次:1631063
比喻男子一往情深的意中人,或與意中人無緣再見。典出唐.孟棨(ㄑㄧˇ)〈本事詩.情感〉。[例]人面桃花的故事,是唐朝詩人崔護的一段淒美遭遇。
    
瀏覽人次:43997 收藏人次:276470
即月。唐朝武則天所造的字。同「月」。《集韻.入聲.月韻》:「月,唐武后作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