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0.5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唱遊詩式;抒情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體形式。1200年至1350年間廣為人所採用的德國抒情詩,配有音樂,常伴以舞蹈,共分三種類型:舞蹈抒情詩(Tanzleich)、宗教抒情詩以及愛情抒情詩。十四世紀後,僅宗教採用這種詩體。此詞為德文,若為舞蹈歌曲,曲式有不均等的行數及變化多端的旋律。早期的哥德語(Gothic),「laiks」即為「tanz」(舞蹈);而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的形式,「lac」是「玩樂」之意;但現代約克夏(Yorkshire)版,「laik」是「玩樂」。現代德語「leichengesang」指的是「喪歌」;但「lakhon」則意指「玩樂」。
《音樂辭典》、《文學辭典》、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閒、到處走走。如:「遊覽」、「遊賞」、「旅遊」、「遊山玩水」。
玩耍。如:「遊戲」、「遊玩」、「遊手好閒」。
為了某種目的而走動。如:「遊行」、「遊街」。
交往、結交。如:「交遊」。
說服。如:「遊說」。
居所不定的。如:「遊民」。
外出遠行的。如:「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模範。如:「法式」、「模式」。
效法。如:「義風可式」、「母儀足式」。
事物外形的樣子。如:「形式」、「式樣」、「款式」。
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開幕式」。
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的運算規則。如:「公式」、「程式」、「化學式」、「二元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洩、表達。如:「抒發」、「抒情」、「抒憤」、「抒情文」、「各抒己見」。
解除、清除。如:「抒解」、「抒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嘴發出合乎音律的聲音。如:「唱歌」、「唱戲」。
高呼。如:「唱名」、「唱票」。
泛稱詩歌詞曲。如:「新唱」、「絕唱」。
抒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抒發感情。《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晉.盧諶〈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抒情將焉訴。」
唱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和遊戲。幼稚園和國民小學常排有此項課程。
情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情愛的詩歌。如:「他寫了一首情詩,向她吐露深藏已久的愛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