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問題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行為或稱為偏差行為,指個體行為的性質,凡帶有反社會性或非社會性者稱問題行為,因此等行為不利於自己與別人,且明顯地偏離常態。問題行為不只指的是個人行為顯著地異於所處社會文化環境中的常態,而且妨礙其生活適應及造成自己的痛苦或成長的停滯,或造成別人的痛苦或社會的不安(吳武典,民83)。就輔導的觀點,問題行為或偏差行為通常可分為以下六大類:
  1.外向性問題行為:即通稱的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如打架、偷竊等。
  2.內向性問題行為:即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或非社會行為,如自卑、畏縮、自我傷害等。
  3.學業適應問題:例如低成就、注意力不集中等。
 ...
問題行為界定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行為界定模式(student behavior problem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學者韋特(Winter, 1995)指出,凡學生在課室內沒有做出「專注學習工作的行為」皆可被視為「問題行為」。專注工作是指學生按老師要求而做出的學習行為,包括:閱讀、寫作、聆聽、發問、作答或討論等。當學生在課室內做出非「專注學習工作的行為」,如:發白日夢、騷擾同學、與同學談話、擅離座位、講粗口、作弊及破壞公物等行為,都可算是「<...
問題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人工智慧系統在求解過程中,其問題解答器的不同知識狀態。由這些狀態間的轉換途徑及其變換原因的分析,即可得出其推理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如:「文身雕題」。
標識、寫在上面。如:「題字」、「題識」、「題名」、「題詩」。
詩歌、文章、演講等所標立的名目。如:「文題」、「詩題」、「標題」。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條目。如:「試題」、「考題」、「選擇題」、「問答題」。
評論。如:「品題」、「題評」。
題目:A>指試題。如:「這次考試題目困難嗎?」B>指詩歌、文章的名目。如:「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
量詞。用於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態的嚴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如:「犯罪問題」、「公害問題」。
2.考試時的題目。如:「期末考的問題出得太偏僻了。」
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於個人的意志而具體表現於外的舉止動作。《紅樓夢》第五七回:「打緊的那起混帳行子們背地裡說你,你總不留心,還只管和小時一般行為,如何使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