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1.47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喚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作、以為。宋.楊萬里〈聽雨〉詩:「昨夜茅簷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
2.稱作、稱為。《景德傳燈錄.卷二六.溫州瑞鹿寺本先禪師》:「任你七通八達,於佛法中儻無個實見處,喚作乾慧之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叫。如:「呼喚」、「召喚」、「叫喚」、「千呼萬喚」。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向擊石火□,閃電光中,纔聞舉著,剔起便行。苟或佇思停機,不免喪身失命。江西澄散聖判,謂之東問西答,喚作不答話,不上他圈繢。若恁麼會,爭得遠錄公云:「此是傍瞥語,收在九帶中。」若恁麼會,夢也未夢見在,更帶累趙州去。有者道:「鎮州從來出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從來參見南泉,天下人皆知。這僧卻更問道:『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鎮州出大蘿蔔頭。』」且得沒交涉。都不恁麼會,畢竟作麼生會?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見僧問九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鎚。趙州老漢是個無事底人,你輕輕問著,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
花團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師》:「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多少差訛?設使攢花簇錦,事事及得,及盡一切事,亦只喚作了事人、無過人,終不喚作尊貴。」 02.《續傳燈錄.卷一四.明州天童可齊禪師》:「澄潭皎月,隨機施設,縱奪臨時,縱之則句句攢花簇錦,處處釋迦道場。」 參考詞語︰花攢錦簇注音︰ㄏㄨㄚ ㄘㄨㄢˊ ㄐ|ㄣˇ ㄘㄨˋ漢語拼音︰huā cuán jǐn cù釋義︰猶「花團錦簇」。見「花團錦簇」條。 01.元.無名氏《賀元宵.第二折》:「說元宵佳節時俗,喜鰲山高接雲衢,蓋的來花攢錦簇,有千般像生人物。」 02.清.金埴《不下帶編.卷六》:「把一個洛陽街,花攢錦簇美前程,生扭作望江亭,風清月冷喬丰韻...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一八.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1>師初謁南泉,泉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曰:「有主沙彌。」泉曰:「那個是你主?」師近前躬身曰:「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候萬福。」泉器之,許其入室。頌曰:「解把一莖野草,喚作丈六金身2>。會得頭頭皆是道,眼中童子面前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續傳燈錄.卷二六.慧力洞源禪師》。 (2) 金身:以金飾身的佛像。〔參考資料〕 《續傳燈錄.卷二六.慧力洞源禪師》佛祖不立,雨落街頭自溼。凡聖何依?晴乾自是無泥。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路就深陷泥淖中,因為姿態有如種在地裡的芋頭,而被稱作「種芋」;若不幸遇上漲潮,偷渡者只能隨波漂流,喚作「餌魚」。(註2) 相關俗語「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唐山是中國大陸的意思,由於前往臺灣可能觸犯禁令、遭遇海難,又是陌生的環境,這句話代表了當時移民渡海來臺的緊張心情。「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語道出渡臺的危險性,比喻在十個渡臺移民之中,最後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能平安定居臺灣。「過番剩一半,過臺灣無得看」:番在當時指的是南洋地區,去南洋的人,大概有一半的存活率;至於到臺灣的人則是前途未卜,根本不敢聞問。(註3) 參...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君。」據《南史.卷一九.謝晦列傳》,南朝宋謝晦的堂叔謝澹,是謝安的孫子。澹為人任達仗氣,和當時的范泰結為「雲霞之交」。他頗受宋武帝賞識,所以原來要託付他在受禪時,擔任進奉玉璽的大任。但是有一次陪武帝吃飯時,謝澹不但喝醉酒,還大言不會屈順任何人的意思。武帝雖因謝澹是方外之士,不與他計較,但是心裡著實不高興,也就不讓他進奉玉璽了。由這個故事可知,謝澹的「仗氣凌人」是恃才傲物的意思,和「盛氣凌人」的用法不同。
順水推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七.洪州大寧道寬禪師》:「少林妙訣,古佛家風,應用隨機,卷舒自在,……萬用自然,不勞心力,到這裡喚作順水放船,且道逆風舉棹,誰是好手?」 參考詞語︰順水推船注音︰ㄕㄨㄣˋ ㄕㄨㄟˇ ㄊㄨㄟ ㄔㄨㄢˊ漢語拼音︰shùn shuǐ tuī chuán釋義︰即「順水推舟」。見「順水推舟」條。 01.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魯智深云〕山兒,我還要你遇水搭橋哩!〔正末唱〕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02.元.王實甫《破窰記.第一折》:「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船。」 03.《文明小史.第一三回》:「與其將來走入邪路,一發而不可收,何如我此時順水推船,借了洋人勢...
鸚鵡學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鸚鵡學人說話。《景德傳燈錄.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後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