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喟然     
瀏覽人次:5120 收藏人次:202430
嘆息、嘆氣的樣子。《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
喟然而嘆     
瀏覽人次:4648 收藏人次:534260
長聲嘆息。如:「聽了他的遭遇,令人不禁喟然而嘆。」
    
瀏覽人次:45841 收藏人次:5305335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瀏覽人次:10808 收藏人次:921214
嘆息、嘆氣的樣子。《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瀏覽人次:70608 收藏人次:5301836
1.贊成、允許。《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十四.成帝綏和元年》:「傳不云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44107 收藏人次:1958098
《論語.子罕》顏淵1>喟然2>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3>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4>,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注解〕
(1) 顏淵:西元前521∼490,名回,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
(2) 喟然:嘆氣的樣子。
(3) 循循然:循序漸進的樣子。
(4) 欲罷不能:想要停止卻做不到。見「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38991 收藏人次:4331078
1.古代宮門外懸掛告示的地方。《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于觀之上,喟然而歎。」《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朝會,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遲明列於兩觀。」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35281 收藏人次:3625013
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蘇秦喟然歎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於是散千金以賜宗族朋友。 故事「前倨後恭」原作「前倨後卑」。蘇秦是戰國時的縱橫家,在他剛學成時,到秦國想向秦王求官。他連續上書十次,但都不被採納,只有喪氣的回家。回家後,家人都看不起他。於是他閉門苦讀,想爭一口氣。他找出《太公陰符》一書,反復熟讀,不斷揣摩,每逢困乏想睡之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終於理解書中道理...
欲罷不能     
瀏覽人次:17192 收藏人次:639182
《論語.子罕》顏淵1>喟然2>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注解〕
(1) 顏淵:西元前521∼前490,名回,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亦作「顏子淵」、「顏回」。
(2) 喟然:嘆息、嘆氣的樣子。喟,音ㄎㄨㄟˋ。
(3) 循循然善誘人:指循序漸進的引誘教導別人。見「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14634 收藏人次:5332107
3.包含、容納。如:「氣吞山河」。《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喟然有吞江滸之志,一宇宙之氣。」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