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嘗試錯誤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E.L.Thorndike)觀察貓開籠取食的學習歷程,而發展出嘗試錯誤學習的理論。該理論以為學習之初,個體面對新的情境,多缺乏適當的反應,經多次嘗試後,個體將保留能獲得滿意結果的反應,而放棄錯誤的反應。一再練習後,個體終能經學習而做出完全正確的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口辨別滋味。同「嚐」。如:「品嘗」、「臥薪嘗膽」。
試探、試驗。如:「嘗試」、「淺嘗輒止」。
經歷。如:「飽嘗世事」、「備嘗艱辛」。
曾經。如:「未嘗」、「何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誤、不對的。如:「錯字」、「錯誤」、「改錯」。
壞的。如:「他們的交情不錯。」
雜亂。如:「錯亂」、「錯落其間」。
相互交雜。如:「交錯」、「盤根錯節」。
失去。如:「錯過機會」。
磨刀石。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嘗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試一試、試驗。《孟子.梁惠王上》:「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2.試探。《荀子.王制》:「和解調通,好假道人,而無所凝止之,則姦言并至,嘗試之說鋒起。」宋.蘇軾〈論高麗進奉狀〉:「故以祭奠源闍梨為名,因獻金塔,欲以嘗試朝廷,測知所以待之之意輕重厚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備的,帶實驗性質的。如:「試用」、「試穿」、「試飛」、「嘗試」。
測驗。如:「口試」、「筆試」、「考試」、「試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如:「錯誤」、「筆誤」、「誤會」、「誤解」。
延遲、耽擱。如:「耽誤」、「延誤」、「誤點」、「誤事」。
使受害。如:「誤人子弟」、「誤國誤民」。
過失、非故意的。如:「誤傷」、「誤闖」。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鑽研。《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士則學習法令辟禁。」《紅樓夢》第四八回:「如今要成人立事,學習著買賣,又不准我了。」
1.效法。如:「我們應學習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
2.受教研習。如:「我在王老師門下學習。」
錯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對、不正確。唐.王叡〈三惑論〉:「過謬錯誤,莫得知矣。」唐.皮日休〈襄州春遊〉詩:「映柳認人多錯誤,透花窺鳥最分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