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66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士、農、工、商為「四民」。《國語.齊語》:「管子對曰:『四民者勿使雜處。』」《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四民有業,各以得志為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小匡》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對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亂。是故聖王之處士必於閒燕,處農必就田墅,處工必就官府,處商必就市井。今夫士1>群萃而州2>處閒燕3>,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長者言愛,幼者言弟4>,旦昔5>從事於此,以教其子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6>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為士。」 〔注解〕 (1) 士:即今之所謂讀書人、知識分子。 (2) 州:聚。 (3) 閒燕:指安靜、清淨之處。或指學校。此處或以「州處」為斷句,「閒燕」屬下句。 (...
匱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缺乏、不足。《漢書.卷一○○.敘傳下》:「四民食力,罔有兼業,大不淫侈,細不匱乏,蓋均無貧,遵王之法。」
安居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雜處。士相與言仁誼於閒宴,工相與議技巧於官府,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農相與謀稼穡於田壄,朝夕從事,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1>,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2>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辟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節,財足而不爭。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貴誼而賤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嚴而治之大略也。 〔注解〕 (1) 不肅而成:不必嚴肅地教導便使之有所成就。 (2) 甘:動詞,津津有味地吃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搓弄、揉合。如:「團泥球」、「團紙團」。漢.崔寔〈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為冷節,以麴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遊玩、遊逛。同「遨」。《說文解字.放部》:「敖,出游也。」《詩經.邶.柏舟》:「微我無酒,以敖以遊。」《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聖王量能授事,四民陳力受職,故朝亡廢官,邑亡敖民,地亡曠土。」
士農工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人民所從事的四種職業。《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歧路燈》第三回:「潛齋道:『士農工商,都是正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