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27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維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維八德是中華民族的固有道德;四維指的是禮、義、廉、恥;八德是指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管子.牧民篇〕是最早提出四維重要性的經典,其中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民國二十三年(1934), 蔣公中正在南昌倡導新生活運動,即以禮義廉恥為中心,並在〔新生活運動綱要〕中指出;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嚴嚴整整的紀律;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慷慷慨慨的犧牲;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別,實實在在的節約;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轟轟烈烈的奮鬥。
  國父 孫中山先生在〔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綱紀、綱要。[例]四維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例]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是八的。如:「八人」、「八位」、「四維八德」、「八仙過海」。
四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出《管子.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指禮、義、廉、恥四種中國立國的綱維。《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倉廩實而知禮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2.東、南、西、北四方之隅。《西遊記》第六回:「天王各居四維,眾天兵各挨排列陣去訖。」
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種美德。[例]四維八德
圭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法度、典則。如:「四維八德是我國傳統的道德圭臬。」《清史稿.卷五○七.疇人列傳二.李潢》:「自是天下之習《九章》者,莫不家弆一編,奉為圭臬。」
MQ_(Moral_Quotient)_道德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Q(Moral Quotient)道德智商達人:具有良好的品德,並有禮貌體貼、尊重寬恕、忠心誠實、負責合作等良好情操美德,且能實踐,有具體事實者。 何謂MQ?道德智商是指一個人的德性水準或道德人格品質,指的是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也就是個人擁有強烈的倫理信念並且能夠確實實行之。中國傳統社會所說的四維八德,就是個人最核心的道德天性,若將其轉化為現代的詞彙,也就是MQ所說的博愛、互助、服務、誠實、禮貌、孝順、包容、自制等美德德目。道德智商的內容包括體貼、尊重、容忍、寬恕、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 我們常...
倫理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繫人倫關係的道德準則。如:「四維八德是倫理道德的主要內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