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形區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某特定工程規劃設計所需之地區涵蓋範圍。如社區規劃之測量範圍,通常除社區之使用範圍外,須向外延伸若干距離,以備規劃聯外道路、公共設施及排水設施之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模樣。如:「形狀」、「圓形」、「外形」。
軀體。如:「形影不離」、「形單影隻」。
狀況。如:「地形」、「形勢」。
表現、顯現。如:「形諸於色」、「喜形於色」。
比較。如:「相形之下」、「相形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別。如:「區分」、「區別」、「區隔」。
某個特定的地方。如:「區域」、「休息區」、「工業區」、「住宅區」、「風景區」、「加工出口區」。
行政區劃的地方自治單位。如:「士林區」、「大安區」、「苓雅區」、「安南區」。
區區:小、細微。如:「區區小數,不足掛齒。」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疆界內的地方。如:「區域」、「異域」、「疆域」。
區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表任一地區,其自然和人文環境與周圍地區有顯著差異的特性。
2.界限。《文選.陸機.引魏武帝文.序》:「夫始終者,萬物之大歸;死生者,性命之區域。」
地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表的起伏、形狀、輪廓等特徵。如:「丘陵地形」、「盆地地形」。《文選.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牋》:「然觀地形察土宜,西帶常山,連岡平代,北鄰柏人,乃高之所忌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