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質構造     
瀏覽人次:257 收藏人次:0
  岩石、岩體、或地殼的某一分區的整體,必由各部分構成,其構成之方式,各部分岩石之型態,以及各部分岩石間的相互關係,稱為所論岩石、岩體、或地殼分區之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常可分原生地質構造(primary geologic structure)與次生地質構造(secondary geologic structure)二大類。
  原生地質構造,為地層在沈積時段內所形成者,例如層面(bedding)、不整合(uncomformity)、與原生擾動構造(primary disturbed structure)。
  次生地質構造,為地層沈積完成後,因大地應力、造山運...
原生地質構造     
瀏覽人次:470 收藏人次:0
  地質構造在地層沈積時段內所形成者,例如層面(bedding)、不整合(uncomformity)、與原生擾動構造(primary disturbed structures)。
  原生擾動構造之中,有形狀如褶皺者,有形狀如斷層者,但因皆為在地層沈積當時所形成者,與次生地質構造中之褶皺或斷層在成因上不同。
  層面與不整合面皆為原生之地質弱面(weak planes),因橫跨弱面兩側之力學性質或沈積時間有不連續之情形,故弱面又稱為不連續面(plane of discontinuities 或 discontinuous plane)。但不連續面尚包括次生地質構造(或稱次生...
次生地質構造     
瀏覽人次:124 收藏人次:0
  地質構造在地層形成且固結(為岩層、正常壓密土層、或過份壓密土層等)之後受外力之作用而新生成者,例如斷層、節理、劈理與片理等弱面成弱帶,以及褶皺等非平面型構造。而所謂外力者,包括壓力、張力、剪力、與解壓等。
  地盤常因次生地質構造而降低強度,並使壓縮性加大,透水性加大。
    
瀏覽人次:39622 收藏人次:4793237
事物的根本、特性。如:「質地」、「質料」、「特質」、「流質」。
人的天性、本性。如:「氣質」、「資質」。
樸實的本性。如:「質樸」、「文質彬彬」。
責問、盤問。如:「質問」、「質疑」。
以人或財物作為抵押。如:「質押」。
作為抵押的人或物。如:「人質」。
    
瀏覽人次:22856 收藏人次:6241595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16610 收藏人次:2891031
組織。如:「架構」、「機構」、「結構」。
設想、規劃。如:「構思」、「虛構」、「構想」。
結成、造成。如:「構怨」。
作品。如:「佳構」。
搭蓋、建造。如:「構築」、「構屋結舍」。
    
瀏覽人次:16432 收藏人次:1408251
製作。如:「製造」、「創造」、「造船」、「造紙」。
建築、建設。如:「建造」、「造橋」、「營造」。
經營。如:「造福」、「造勢」。
培養。如:「造就」、「可造之才」。
虛構。如:「造謠」。
到、去。如:「造訪」。
研究學問。如:「他打算明年去美國深造。」
打官司的原告與被告。如:「這場官司的兩造都未到庭,只有他們的律師代表出庭。」
構造     
瀏覽人次:5343 收藏人次:1117844
事物的組織。如:「人體的構造非常微妙複雜。」
地質     
瀏覽人次:1450 收藏人次:907659
探究地球表面及內部的質地為何種狀況,包括地殼中岩石的種類、成分、分布和結構。
勘查     
瀏覽人次:4236 收藏人次:422337
實地調查、測量。如:「開採礦物前,通常會對地形、地質構造及礦藏量等問題進行一番勘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