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1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震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常發生地震的區域常作成帶分布,其多與火山帶相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突然而來的大雷。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繫綁,像繩子一類的長條物。如:「腰帶」、「絲帶」、「鞋帶」、「皮帶」。
泛指長條形的物體。如:「海帶」、「錄音帶」。
區域、地區。如:「地帶」、「熱帶」、「寒帶」、「亞熱帶」、「沿海一帶」。
隨身攜著、拿著。如:「攜帶」、「帶球跑」、「出門記得帶錢。」
佩掛。如:「佩帶」、「帶劍」。
引導、率領。如:「帶路」、「帶隊」、「帶兵」、「帶領」、「帶動唱」。
含有。如:「面帶笑容」、「愛滋病帶原者」。
加上、附加。如:「連帶」、「連說帶笑」。
地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表面突然發生的震動,主要為地下構造運動不斷累積能量,地殼中斷層突然斷裂所導致,能量釋放後從震源處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圍傳遞,地表於是產生震動。這種地震影響範圍大,破壞性較強。另外火山活動所引發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其影響範圍較小。經常發生地震的區域稱為地震帶,台灣位於環太平地震帶,亦為地震災害發生頻繁的地區。地震的劇烈程度以其釋放的能量分級稱為地震規模(magnitude),不因地震測站的距離而改變。如由地震對房屋建築及其他地上物的影響破壞程度區別加以分級為地震強度(intensity),每一地震具有一獨特的規模,但距震央不同距離的地方有不同的強度。主要影響地震強度的因素有(1)規模大小;...
  因地球內部突然的急速變化,由此產生波擾動向各方傳播,而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稱為地震。地震之起源,除少數因火山爆發而產生外,一般認為大部分是由於地球內部緩慢蓄積應力,當所蓄積的應力超過岩石或地層所能承受的極限時,將引起斷層面的運動,而產生波擾動向各方傳播。至於地球內部,引起應力蓄積的原因,仍有數種不同學說,未完全定論。
  地震波由震源傳播,經地球內部而到達地表,故地震波的分析,有助於瞭解地球內部各不同深度處的物質狀態。
海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表示其發生之可能性。 分布世界上有記載的由大地震引起的海嘯﹐80%以上發生在太平洋地區。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發生地震海嘯的集中區域。海嘯主要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島﹐中南美和北美。受海嘯災害最重的是日本﹑智利﹑秘魯﹑夏威夷群島和阿留申群島沿岸。中國是一個多地震國﹐但海嘯卻不多見。在公元前47~公元1918年這近兩千年的時間裡﹐中國沿海有確切記錄的地震海嘯為數很少。1969~1976年﹐中國海區先後發生過數次大地震﹐但均未造成地震海嘯。
板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塊、南極板塊及印度洋澳洲板塊(又稱印澳板塊)。(註2)2. 全球板塊交界地帶,同時也是主要火山帶和地震帶。且海陸界限不一定就是板塊邊緣;而板塊邊緣都是活動地帶,有的就是造山運動。(註1) 海洋板塊又稱海洋地殼,指位於海底的玄武岩質地殼。台灣附近的海域有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花東縱谷就是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註2) 大陸板塊又稱大陸地殼,主要是由長英岩石所組成,整體而言比海洋板塊清。台灣所在的大陸板塊為歐亞板塊。(註2) 板塊構造學說1. 主要理論是說板塊就像浮在水面的冰上一樣漂浮在軟流圈上,由於地函各處的...
安地斯山脈(Andes Mountain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備建築物、機器、儀表等免因震動而受損。[例]臺灣位於太平洋地震帶上,防震的措施尤為重要。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