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5.60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面水水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做為公共給水、工業用水、水產用水及其他目的用水水源的河水、江水、湖水、潭水、水庫水等地面水。地面水易受到雨水、地表經流、生活廢水及產業廢水之污染,其品質時常無法符合各式用水水質標準,故用前應依需求做必要的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的起始處。如:「源頭」、「泉源」、「飲水思源」。
事物的根本或由來。如:「根源」、「源流」、「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量詞: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地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的表面。《元史.卷四八.天文志一》:「其制以銅為之,平設單環,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準地面。」
2.泛稱土地。《三國演義》第三三回:「曹操吞併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面,萬乞救援,同力克復,以保北方。」
3.地區、地方。《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行到西河縣管下地面孟石村,遇見日晚。」《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我當是誰!原來是少卿!你怎麼走到這荒江地面來?」
4.地板。如:「現在蓋房子大多使用地磚,幾乎看不到水泥磨石子地面了。」
水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流發源的地方。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唐.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詩:「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2.灌溉用水或飲用水等的來源。
面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臉水。《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赴約》:「正在迷戀之際,恰值丫鬟送面水叩門。」也作「面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