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夏侯湛     
瀏覽人次:273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43~291)字孝若,晉譙人。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撰新詞。美容儀,嘗與潘岳同車接茵,京都謂之「連璧」。惠帝時為散騎常侍。著論三十餘篇,成一家之言,別有文集十卷。
    
瀏覽人次:43253 收藏人次:2069772
深厚。如:「精湛」、「湛藍」。
清澈、清楚。如:「湛然」、「影湛波平」。
    
瀏覽人次:13302 收藏人次:5082003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天氣炎熱。如:「夏天」、「炎夏」、「酷夏」、「盛夏」。
指中國。如:「華夏之光」。
朝代名。
姓。
    
瀏覽人次:10553 收藏人次:380446
古代爵位之一。如:「周代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古代封地的君王。如:「侯王」、「諸侯」。
泛指達官貴人。如:「王侯貴族」、「侯門深似海。」
姓。
夏侯     
瀏覽人次:432 收藏人次:0
複姓。如三國時的夏侯惇、夏侯淵、夏侯玄。
心照不宣     
瀏覽人次:59218 收藏人次:2940061
心照,是彼此心裡明白,出現在文獻中的時代相當早。梁代蕭統《昭明文選》中收有潘岳所寫的〈夏侯常侍誄〉,文中就有:「人見其表,莫測其裡,徒謂吾生文勝則史,心照神交,唯我與子。」意思是說,一般人不了解你夏侯湛,都以為你以文采勝,而顯得浮夸。只有我潘岳和你是「彼此心中明白,精神交往」,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心照」是不須藉用言語來表述的。後來「心照不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心裡明白,不必言語說明。例如《孽海花》第三一回提到姨太太彩雲趁機脫逃,張夫人早就清楚她的動機,所以吩咐不必理會此事,繼續趕路。大伙兒心照不宣,也就不必多問了。這句成語有時候也用於書信應酬語,如《玉嬌梨》第一九回寫到盧夢...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34005 收藏人次:2785252
拼音︰bá qún chū cuì釋義︰猶「出類拔萃」。見「出類拔萃」條。
01.《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列傳》:「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當顯舉,進不能拔群出萃,卻不能抗排當世。」  參考詞語︰出類拔群注音︰ㄔㄨ ㄌㄟˋ ㄅㄚˊ ㄑㄩㄣˊ漢語拼音︰chū lèi bá qún釋義︰猶「出類拔萃」。見「出類拔萃」條。
01.《梁書.卷四○.劉顯列傳》:「竊痛友人沛國劉顯,韞櫝藝文,研精覃奧,聰明特達,出類拔群。」  參考詞語︰拔群出類注音︰ㄅㄚˊ ㄑㄩㄣˊ ㄔㄨ ㄌㄟˋ漢語拼音︰bá qún chū lèi釋義︰猶「出類拔萃」。見「出類拔萃」條。
0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必有天...
    
瀏覽人次:23165 收藏人次:2601043
文體名。以稱述評論為主,分雜贊、哀贊、史贊三種。如夏侯湛有〈東方朔畫贊〉、袁宏有〈三國名臣序贊〉。《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21345 收藏人次:871764
漢語拼音︰jū yì sī wéi釋義︰猶「居安思危」。見「居安思危」條。
01.《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列傳》:「且古之君子,不知士,則不明不安。是以居逸而思危,對食而肴乾。」 參考詞語︰居安慮危注音︰ㄐㄩ ㄢ ㄌㄩˋ ㄨㄟˊ漢語拼音︰jū ān lǜ wéi釋義︰慮,思慮。「居安慮危」同「居安思危」。見「居安思危」條。
01.《宋書.卷七九.文五王列傳.竟陵王誕》:「今雖先天不逮,動干休慶,龍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慮危,不可不懼。」
02.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二》:「自古帝王居安慮危,處治思亂,今天下初定,豈可遽以為安而忘警戒!」 參考詞語︰處安思危注音︰ㄔㄨˇ ㄢ ㄙ ㄨㄟˊ漢...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19861 收藏人次:601683
「躍躍」一詞,較早見於晉.夏侯湛〈獵兔賦〉:「擢輕足之煢煢,振遊形之躍躍。」是形容心動不定的樣子。在唐.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中,有「夫得利則躍躍以喜」一句,則是形容喜悅的樣子。引申人心中急切,想要動手一試的意思。如所引典源宋.穆修〈送李秀才歸泉南序〉,便是作者敘述少年之時,去參加主司的考試,因為是初生之犢,絲毫沒有畏懼,反而自恃才能,極想在考官面前一展所學。文中用「躍躍」來形容心中急切一試。後來「躍躍欲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另在《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則是說明,君子如果教人射箭,絕不一箭中的;而是張弓搭箭,對正目標,先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