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2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洩漏。如:「祕密外洩」、「毒氣外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液體排放、氣體散逸。如:「洩洪」、「瓦斯外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是否接受輔導。2. 保密的倫理問題(1) 保守諮商機密是輔導員的倫理責任,未徵得當事人同意,不得對外洩漏任何晤談內容或其他諮商資料。(2) 確實判斷當事人之行為可能危及當事人個人或團體之生命、財產安全時,應審慎研究,並立即採取適當措施,向相關之個人或機關提出預警,以免為患,唯應避免透漏當事人之身分。(3) 保密的例外情形:當事人會危及自己或他人時當事人自己要透漏資料時法院命令公開資料時諮商員正接受有系統的臨床督導而當事人同意時辦公室助理經手處理、歸檔有關當事人的資料時因法律上或臨床諮詢需要且當事人同意時當事人在法律程序...
隔牆有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牆外有人偷聽,祕密外洩。語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後比喻說祕密時,要防備有人偷聽。《野叟曝言》第九五回:「隔牆有耳,沈兄怎這樣口敞?」也作「隔牆還有耳」、「隔窗有耳」。
知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道、察覺。《西遊記》第三九回:「但恐官家有人知覺,泄漏我的事機,反為不美。」《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休使他知覺逃走了,不好回文。」
2.感官接受外界訊息,抽取特徵及加以組織,並參照過去的知識與經驗,而獲得對外界刺激的了解。例如:透過視網膜接收到「蘋果」的視覺刺激,經由視覺處理而得到「蘋果」的立體形狀與顏色,並參照過去的相關經驗而辨識出「蘋果」。
春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身體,或美好的體態。如:「春光外洩」。
研究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結構與氣氛。要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避免傷害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與報告中,謹守匿名原則,確保資料不外洩。中立觀察、紀錄而不介入研究情境。必須在專業、知識、社會、研究對象、研究者本身等多重責任之間取得平衡。國外教育研究風氣遠早於我國,國外學者對於研究倫理的論述也相對較多,在眾多教育研究法專書中,幾乎均有專節討論研究倫理的概念與原則。Babbie﹙1992﹚的《社會科學研究法實務》﹙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一書中,列有專章詳細討論研究倫理與政治,在研究倫理方面包括五大項:參與者的意願...
心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驚慌忙亂。[例]遇到瓦斯外洩時記得先打開門窗,切不可心慌失措。
誓死不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死也不屈服。用以形容很有氣節。[例]國家機密豈可外洩?對於嚴刑峻罰我誓死不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