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富有才能。唐.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塗中見寄〉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祇因循。」唐.白居易〈醉別程秀才〉詩:「五度龍門點額迴,卻緣多藝復多才。」後用以稱才能出眾者。元.張可久〈水仙子.翰林風月〉曲:「翰林風月進多才,滿袖春風下玉階。」
2.意中人,女子對愛慕者的稱呼。《董西廂》卷七:「憶多才,自別來約一載,何日裡卻得同諧!」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一見了多才,口兒裡念,心兒裡愛。」
多才多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我暗想此公也可算得多才多藝了。我從前曾經要學畫兩筆山水,東塗西抹的,鬧了多少時候,還學不會呢!不知他這是從那裡學來的?」也作「多材多藝」。
博學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廣博,才藝多方。《晉書.卷五二.列傳.郤詵》:「詵博學多才,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此人博學多才,事母至孝。」
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豐富,具備多項才能。《東周列國志》第五五回:「他是晉國勛臣,識多才廣,酆舒還怕他三分,不敢放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能力。[例]才能、多才多藝、口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諒、友多聞。」《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多才豐藝,強記洽聞。」
不勝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一一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太多。[例]他為人忠厚老實,多才多藝,優點多得不勝枚舉。
信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假思索的隨手拿來。用以比喻寫文章時取材、下筆時不需多加思索,就可以順手寫出來。[例]老師博學多才,且文筆極佳,信手拈來便能成為佳作。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寫字在木板上,不知為什麼,工人想把他的字擦掉,擦來擦去擦不掉,只好用刀來刮,但一直把木板刮下去三分多才刮掉。原來,他的字跡已經入木三分了,可見他寫字的工夫了。 解釋 喻文字或議論十分深刻。 詞意 相似詞:鞭辟入裡相反詞:不著邊際 例句 這幅畫像畫得維妙維肖,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舊唐書.卷六六.杜如晦列傳》:「淹聰辯多才藝,弱冠有美名,與同郡韋福嗣為莫逆之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