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0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嘴、愛說閒話。《三國演義》第七回:「弟勿多言,吾將縱橫天下,有讎豈可不報。」《紅樓夢》第七五回:「探春知他畏事,不肯多言,因笑道:『你別裝老實了。除了朝廷治罪,沒有砍頭的。』」
多言或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語很多,偶而才說到關鍵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還金術.術下》:「凡我同志,庶幾於此者,要在細求真訣,務以師授,不可以諛聞淺說,多言或中之義,所希企及矣!」
多言招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話會招來禍害和後悔。如:「你不知道的事,不要亂說,不然就會變成多言招悔了。」
為政不在多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理政事重在實際作為,不在說一些空話。如:「『為政不在多言』是執政者的金玉良言。」
多言數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說多了,就會有理屈的時候。「多言數窮」形容言多必失。《老子》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舊五代史.卷四七.唐書.末帝本紀中》:「多言數窮,雖聖祖之所戒;千慮一得,冀愚者之可從。」
多言必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說多了,一定會產生錯誤。例:多言必失,你就莫再講了。(話說多了容易失誤,你就別再講了。)
多言繁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話或寫文章時,虛浮詞太多。多用來指文風浮華不實。《韓非子.難言》:「多言繁稱,連類比物,則見以為虛而無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如:「班上多了一位新同學。」
豐富、不少的。如:「多事之秋」、「多才多藝」、「多愁善感」、「多難興邦」、「多子多孫多福氣」。
大部分。表示數量大。如:「很多」、「這幾匹馬多具有優良血統。」
經常、常常。如:「多看多聽」、「多讀多寫」、「不可多得」。
非常。表示程度高。如:「多謝」、「好得多」、「快得多」。
有餘。如:「一年多」、「十萬多人」。
過分、不必要。如:「多疑」、「多心」、「多管閒事」、「多此一舉」。
超出、勝過。如:「多出來」、「我走的橋多過你走的路。」
表示疑問。如:「你有多高?」、「你家離學校多遠?」
數目大於「二」的。如:「多邊形」、「多年生草本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或讀為ㄓˇ zh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