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人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人之教」通常是指居上位者施行教化的原理原則;大人是對小人而言,是指有德有位的為政者。這裡「大人之教」一詞,則特別指莊子學說中得道忘己的大人採行的教化原理,見於〔莊子.在宥篇〕:「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嚮,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處平撫嚮,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意思是說得道的聖人施行教化時,有如形體之於影子,原音之於回聲,並不主動施教,只是不動地等對方提問題。有問必答,並從旁引導受教者,使他能暢所欲言。質而言之,就是站在輔導立場,從旁配合。得道的聖人涵養超越的精神,他的修為境界高遠,不落世俗形迹,居處時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德高或地位尊者的稱呼。《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
2.對父母或尊長的稱呼。《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
3.對權貴或官吏的稱呼。《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4.成年人。相對於小孩而言。如:「這是大人的事,小孩別管!」
5.巨人。《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6.舊時鮮卑、烏桓部落首長的稱呼。《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有勇健能理決鬥訟者,推為大人,無世業相繼。」
7.契丹部落首長的稱呼。《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部之長號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統八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