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師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和尚的尊稱。《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你等一回大師傅來了,你都見得著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師。如:「師傅」、「太傅」。
具有專門技藝的人。如:「理髮師傅」、「點心師傅」。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如:「老師」、「教師」、「師徒」。
學習、效法。如:「師法」、「師事」、「師古」。
榜樣、表率。如:「萬世師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醫師」、「律師」、「理髮師」、「鋼琴師」。
對道士或僧尼的尊稱。如:「法師」、「禪師」。
軍隊的編制單位。或泛指軍隊。如:「師團」、「誓師北伐」、「班師回朝」。
師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師的通稱。《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師傅若有用著我四人處,我們水火不避,報答師傅。」
2.帝者之師,如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皆統稱為「師傅」。《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疏廣》:「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老臣受過師傅之任,數蒙寵異之恩,豈敢愛惜垂沒之年,而不盡其慺慺之心哉!」
3.對僧尼、道士的敬稱。《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歸極樂》:「離此間三十里,有個白鶴山,最是清幽仙境之所。朕去建造個寺剎,請師傅到那里去住。」《二十載繁華夢》第二九回:「又有說要請茅山師傅的,好驅神捉鬼。」
4.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理髮師傅」、「點心師傅」。
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和尚的尊稱。《晉書.卷九五.藝術傳.鳩摩羅什傳》:「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種少嗣。」
2.稱學問、藝術的造詣很高,為人所宗法者。如:「國畫大師」、「國學大師」。《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疑問。《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人家大師傅叫我住這兒勸你,可沒說准你出這個門兒,你那兒走哇?守著錢糧兒過去,你又走哪?」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正言厲色,疾言厲色反義:和顏悅色辨似: 「聲色俱厲」及「正言厲色」都有神情與說話都十分嚴格、毫不寬容的意思。 「聲色俱厲」側重於說話時,帶有怒氣,並且激動;「正言厲色」側重於說話時態度嚴正,不輕佻。 聲色俱厲 正言厲色 辨似例句 ○ ㄨ 因為屢教屢錯,大師傅不禁~地責罵徒弟,狀極嚇人。 ㄨ ○ 一看父親~的樣子,他趕緊收斂起輕浮的態度。
道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領。《西遊記》第一九回:「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這是我們這裡的本師父,極有道行的。」也作「道力」。
霸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劇烈、厲害。《老殘遊記》第一四回:「今天這水真霸道!一來就一尺多!一霎就過了二尺!」《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大概也不知道你小大師傅的少林拳有多麼霸道,可別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