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聲疾呼     
瀏覽人次:10347 收藏人次:446014
大聲而急促的呼喊,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引申為大力的提倡、號召。《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大聲疾呼曰:『昭義侍中大軍到矣!』」也作「疾聲大呼」。
    
瀏覽人次:20998 收藏人次:13320412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15680 收藏人次:2727013
急速、猛烈。如:「疾馳」、「大聲疾呼」。《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瀏覽人次:12553 收藏人次:7456192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瀏覽人次:7780 收藏人次:9065833
2.大聲吶喊。[例]呼嘯、呼口號、大聲疾呼
大聲     
瀏覽人次:2093 收藏人次:3638800
聲音宏大、響亮。如:「大聲喧譁」、「大聲嚷嚷」、「大聲喝采」。
疾呼     
瀏覽人次:1749 收藏人次:227555
比喻公開大力呼籲或支持某些主張。如:「大聲疾呼」。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27905 收藏人次:2406933
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
振聾發聵     
瀏覽人次:26634 收藏人次:2242748
比喻大聲疾呼,以喚醒愚昧的人。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故為此語以曉之。」也作「發聾振聵」。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17512 收藏人次:1195059
有所以而論者,或未之竟也。誼誠見文帝以如此之質,得如此之時,顧乃湛於卑陋,安於小成,愛之深、望之切,大聲疾呼,幾其一悟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清.劉坤一〈復郭善臣書〉。
(2) 儷:文字成對偶、對仗的。順遂、舒服。
(3) 快:順遂、舒服。〔參考資料〕 清.劉坤一〈復郭善臣書〉(據《劉坤一遺集.書牘.卷一一》引)敵情既難逆料,麾下詎可刻離?萬一有警,雖在寧得信,可以朝發夕至,而軍情眴息千變,深恐各營散漫,貽誤事機。兄與弟肝膽至交,何敢危詞聳聽,實緣軍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龍驤,且自來責備之嚴每在賢者。前此欽奉上諭,十月皇太后六旬慶典,尚停點景誦經,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為人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