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85.587 ms
共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腸的下部。上接小腸,下連肛門,較小腸粗大而短,可依次分為盲腸、結腸與直腸三部分。大腸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養分,並主宰排遺作用。
|
大腸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義泛指大腸內生長的多種細菌,狹義指大腸桿菌。
|
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品可有熟肉、魚、沙拉等多種食品。腸毒素性大腸桿菌可引起急性胃腸炎型,潛伏期一般為10至24小時,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腹瀉(一日5至10次,無膿血)、嘔吐及發熱。若脫水嚴重可發生休克。腸侵襲性大腸桿菌可引起急性細菌性痢疾,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伴黏液膿血)、裏急後重及發熱。細菌學和腸毒素檢驗可確診。急性菌痢型應給抗生素,其他主要是對症治療,一般癒後良好。
|
大腸菌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氧或兼性菌,能分解乳糖,革蘭氏染色呈陰性,無芽胞之短桿菌,常用為糞便汙染之指標。也稱為「大腸桿菌群」。
|
大腸告小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小腸子一起咕嚕咕嚕叫,像在互相控訴一樣。比喻非常飢餓。如:「你再不買餐點回來,我已經大腸告小腸,支持不下去。」
|
大腸桿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微生物。寄居於人或其他脊椎動物腸內。參見「大腸菌」條。
|
大腸告小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肚子很餓。
|
糞便大腸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糞便大腸菌包含於大腸菌類(coliform group),糞便大腸菌主要是 Escherichia coli,是一種糞便污染指標微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溫血動物腸道中,會隨著糞便被排出。一個成人每天可以排泄1,000~4,000億個大腸菌類,其中90%以上是E.coli。將多管醱酵法正反應的菌液植種至EC medium or A-1 broth(參考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18th ed.,1992),44.5±0.2℃培養24±2小時,會生成氣體者表示有糞便大腸菌的存在。
|
大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多因赤痢菌、沙門菌、病原大腸菌等細菌的感染,與腸管過敏、氣候劇變、精神壓迫等造成。症狀以腹瀉為主。一日腹瀉十餘次,大便呈水狀且半透明,略帶黃膿或血絲。還會發燒、嘔吐,或激烈腹痛。治療方法因病而異,主要需補充水分,多吃流質食品。也稱為「大腸粘膜炎」。
|
大腸桿菌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括多種細菌。雖非病原菌,卻可作為公共衛生上,一種簡單而迅速的探查依據,食品微生物學上稱為「糞便汙染指數」。雖然食物不一定真受糞便汙染,但是食物受汙染是肯定的。微生物學家以為,凡能夠檢出大腸桿菌群的食品,就可能檢出病原菌。也稱為「大腸菌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