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常博士     
瀏覽人次:284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掌管宗廟禮儀。兩漢太常博士兼掌選試之官,魏晉以後則專為議禮之官,到清代僅掌繕寫文牘。
    
瀏覽人次:32929 收藏人次:4963611
形容寬廣、眾多。如:「廣博」、「博愛」、「地大物博」。
比喻見識廣大。如:「淵博」、「博聞」、「博古通今」、「博學多才」。
換、獲取。如:「博取同情」、「博君一笑」、「博得美人心」。
以財物作注爭輸贏。如:「賭博」、「博局」。
博士:學位的最高一級,在碩士之上。
    
瀏覽人次:14058 收藏人次:2862989
普遍的、一般的。如:「日常」、「平常」、「常態」、「常識」、「人之常情」。
反復發生的。如:「時常」、「經常」。
持久固定不變的。如:「常理」、「常道」、「常規」。
時時可行、恆久不變的倫理、法則。如:「倫常」、「三綱五常」。
    
瀏覽人次:11548 收藏人次:14663054
最、極。如:「太始」、「太古時代」。
對長上的稱呼。如:「老太爺」、「太夫人」、「太老師」、「太上皇」。
副詞:A>表示程度超過。如:「太多」、「太熱」、「太油膩」、「您太客氣了!」B>表示程度極高。如:「太好了」、「太妙了!」
太太:A>對婦人的尊稱。如:「老太太」、「林太太」。B>丈夫稱妻子。如:「這是我太太。」C>幫傭稱主婦。如:「老爺、太太交代我要看好家。」
太空: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如:「外太空」、「太空漫步」。
太陽:日的通稱。天體恆星之一,有巨大的輻射熱能。距離地球大約一億五千萬公里。如:「太陽能」、「太陽系」、「太陽黑子」。
    
瀏覽人次:11538 收藏人次:3567201
古代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級。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
對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軍階之一,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軍人。如:「士兵」、「士氣」、「身先士卒」。
某些技術人員。如:「護士」、「技士」、「助產士」。
博士     
瀏覽人次:1761 收藏人次:822889
1.博學多聞,通達古今的人士。《戰國策.趙策三》:「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
2.職官名。起源於戰國,秦、漢時設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備諮詣,為學術顧問的性質。《漢書.卷一○.成帝紀》:「古之立太學,將以傳先王之業,流化於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淵源,宜皆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
3.舊時對特殊技能專業人員的尊稱。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茶畢,命奴才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西遊記》第八五回:「孽畜!你原來是個染博士出身!」
4.取得博士學位的人。
太常     
瀏覽人次:413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掌理宗廟禮儀。秦時置奉常,漢更名為太常,歷代沿用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五年更名太常。」
2.畫有日月星辰等圖案的旗幟。《書經.君牙》「紀于太常」漢.孔安國.傳:「王之旌旗,畫日月,曰太常。」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59759 收藏人次:1838343
參考詞語︰摸棱兩可注音︰ㄇㄛˊ ㄌㄥ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釋義︰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
01.宋.魏了翁〈太常博士知紹熙府朝散郎王聘君墓誌銘〉:「聽其言汪洋汗漫而可樂,察其意避就回曲而不根,此摸棱兩可之論也。」 參考詞語︰模棱兩可注音︰ㄇㄛˊ ㄌㄥ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mó léng liǎng kě釋義︰即「模稜兩可」。見「模稜兩可」條。
01.《明史.卷二○八.余珊列傳》:「飾六藝以文奸言,假周官而奪漢政。堅白異同,模棱兩可。」 參考詞語︰含糊兩可注音︰ㄏㄢˊ ㄏㄨˊ ㄌ|ㄤˇ ㄎㄜˇ漢語拼音︰hán hú liǎng kě釋...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31302 收藏人次:1983213
繁瑣的儀式或禮節。語本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25126 收藏人次:2365453
任昉(西元460∼508)字彥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齊、梁三代。宋時,舉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齊,以文學為王儉所重,後任竟陵王記室參軍,為「竟陵八友」之一。齊末,蕭衍得勢,任為驃騎記室參軍,專主文翰。蕭衍代齊自立,是為梁武帝,任昉為義興、新安太守,有政聲。任昉博學多聞,於書無所不讀,聚書至萬餘卷,是當時著名的三大藏書家之一。曾見宮中內藏四部古籍篇卷紛雜,於是親自校讎勘定。任昉的文學成就,以善撰表、奏、書、啟著稱,當時王公表奏,無不請昉代筆,起筆即成,不加點竄,因而與以詩聞名的沈約合稱為「沈詩任筆」。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來感謝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極為自謙,形容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