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8.8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夷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遲疑不決。《楚辭.屈原.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也作「夷由」。
2.從容不迫的樣子。宋.姜夔〈湘月.五湖舊約〉詞:「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如同。如:「猶如」、「雖死猶生」。
還、仍舊、尚且。如:「意猶未盡」、「記憶猶新」、「雖敗猶榮」。
猶豫:遲疑不決的樣子。如:「他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決定要不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東方民族之一。殷商時約分布在現今大陸地區山東、江蘇一帶。後泛稱中原以外的各民族為「夷」。如:「東夷」、「蠻夷」、「夷狄」、「四夷」。
平順、平坦。如:「化險為夷」。
鏟平、使平坦。如:「夷為平地」。
消滅、殺除。如:「夷其九族」。
猶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不決。《楚辭.屈原.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紅樓夢》第五回:「正在猶豫之間,忽見警幻從後追來,告道:『快休前進,作速回頭要緊。』」因猶豫為雙聲字,以聲取義而無本字,故也作「由豫」、「游預」、「游豫」、「猶夷」、「猶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馬匹。《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唐.賈島〈別徐明府〉詩:「明日疲驂去,蕭條過古城。」
周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倉惶驚恐的樣子。《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曰:「賊周章方結陳,不得還船。」《文選.左思.吳都賦》:「輕禽狡獸,周章夷猶。」
停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馬勒住,停止前進,有停車的意思。南朝齊.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劣性子人皆慘,捨著命提刀使劍,更怕甚勒馬停驂。」
辮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夷狄的代稱。《宋書.卷七五.列傳.王僧達》:「今四夷猶警,國未忘戰,辮髮凶詭,尤宜裁防。」
牙籤錦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書籍畫卷。明.無名氏《贈書記》第八齣:「牙籤錦軸吾良友,明窗淨几共夷猶。」也作「牙簽犀軸」、「牙籤玉軸」。
夷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遲疑不決。《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或夷由未殊,顛狽頓躓,蝡蝡蟫蟫。」也作「夷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