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51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奉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還、報答。《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公是個長者,願聞高姓大名,好加倍奉還。」《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你也不用鉸,我知道你是懶待給我東西,我連這荷包奉還何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然、依舊。如:「我還沒做好。」、「小明還是老樣子。」
更。表示程度。如:「今天比昨天還熱。」
再。表示繼續、重複。如:「病雖好了,還得休息才行。」
勉強夠得上。如:「還算可以」。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的語氣。與「真」連用。如:「他還真來!」、「你還真有辦法。」
或者。表示有所選擇的語氣。如:「你要咖啡,還是紅茶?」
歸回、交回。如:「還書」、「還錢」、「交還」、「還政於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返回、回來。如:「還鄉」、「生還」、「往還」。
恢復、回復。如:「還俗」、「還原」、「還我本來面目。」
回報、報復。如:「還禮」、「還擊」、「以牙還牙」、「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尊重之詞。[例]奉陪、奉送、奉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全部、詳盡。[例]悉聽尊便、悉數奉還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務談判時,清廷屢屢應對失措。 二、日本政府明治維新後的野心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迫上表「大政奉還」,結束江戶時代。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於是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主張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但征討朝鮮半島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日本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參議西鄉隆盛等征韓派官員下野。日本朝廷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也有學者認為,日本政府「出兵台灣」並非僅為了緩和士族對內政的不滿,而是對台灣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地位有很清楚的認識。 三、八瑤灣事件史稱宮古...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野情豈好謁,詩興一相留。  遠水帶寒樹,閶門望去舟。方伯憐文士,無為成滯遊。 送雲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  建中即藩守,天寶為侍臣。曆觀兩都士,多閱諸侯人。  鄒生乃後來,英俊亦罕倫。為文頗瑰麗,稟度自貞醇。  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塵。再命趨王畿,請告奉慈親。  一鍾信榮祿,可以展歡欣。昆弟俱時秀,長衢當自伸。  聊從郡閣暇,美此時景新。方將極娛宴,已複及離晨。  省署慚再入,江海綿十春。今日閶門路,握手子歸秦。 送豆盧策秀才  歲交冰未泮,地卑海氣昏。子有京師遊,始發吳閶門。  新黃含遠林,微綠生陳根。詩人感時節,...
歸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璧還、返璧、奉璧、奉還、奉趙、退回、送還
加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照原數增加一倍。《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公是個長者,願聞高姓大名,好加倍奉還。」《紅樓夢》第二四回:「你吃了我們的酒,你要取不來,加倍罰你。」
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一定的數目或指全部。[例]我向您借的錢三天之內一定如數奉還
貝錦萋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讒言陷人於罪。參見「萋斐貝錦」條。《晉書.卷九九.列傳.桓玄》:「若陛下忘先臣大造之功,信貝錦萋菲之說,臣等自當奉還三封,受戮市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