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9.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孩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輕女子。《紅樓夢》第四二回:「好個不出門的女孩兒,滿嘴裡說的是什麼!」
2.女兒。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齣:「爹娘萬福,女孩兒無限歡娛。」《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女孩兒也吃些,自從進了你家門,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男」相對的性別。如:「女人」、「女性」、「婦女」、「才女」、「男女平等」、「女大不中留」。
女兒。如:「女婿」、「小女」、「長女」、「生兒育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童。如:「孩子」、「小孩」、「孩提」。
兒女。如:「為了孩子的將來,吃點苦算什麼呢?。」
孩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稱幼兒。《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城降三日,吏人從服,孩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
2.父母對兒女或長輩對晚輩的稱呼。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自娶到老夫家中,這孩兒裡言不出,外言不入,甚是賢達。」
3.兒女對父母或晚輩對長輩自稱之詞。《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爹爹既然要去,把酒來戒了,孩兒方纔放心。」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便宜不但沒有占到,反而吃大虧。參見「陪了夫人又折兵」條。《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當初桂生欺負施家,不肯應承親事,誰知如今不為妻反為妾,雖是女孩兒命薄,也是桂生欺心的現報。分明是: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程朝奉只得忍氣吞聲,不敢回答一句。又害那趙孝打了屈棒,免不得與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錢與他,尚自喃喃吶吶的怨悵,這教做『賠了夫人又折兵』,各自散訖。」
矯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反常情,表示高異的風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高鳳傳.論曰》:「或高棲以違行,或疾物以矯情。」《老殘遊記》第八回:「他臨走到底將這袍子留下,未免太矯情了。」
2.掩飾真情。《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今方是玄矯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
人的性情倔強、任性。如:「這個人真矯情,動不動就耍小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1)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紅樓夢》第四四回:「且平兒又是個極聰明極清俊的上等女孩兒,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2)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也作「麻痺不仁」。
參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一致、有問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有甚麼說話參差了?不然或是女孩兒家貪睡,忘記了。」《儒林外史》第八回:「為這交盤的事,彼此參差著,王太守不肯就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