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8.8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妥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妥適穩當。《老殘遊記》第三回:「這樣恐不妥當。此人既非候補,又非投效,且還不知他有什麼功名。」《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只要三老爹把這事辦的妥當,我是好處多寡分幾兩銀子罷了。」
妥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穩當的人。《紅樓夢》第五五回:「好孩子,你還是個妥當人。你兄弟妹妹們又小,我又沒工夫,你替我辛苦兩天,照看照看。」《醒世姻緣傳》第一八回:「只是左右思量,沒有這們一個妥當人去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合宜。如:「恰當」、「適當」、「妥當」、「若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教。」《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穩當、周全。如:「妥當」、「妥善安排」、「妥為照料」。《新唐書.卷一九七.循吏傳.韋仁壽傳》:「於是官得其人,民去歎愁,就妥定。」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過分就好比做得不夠一樣,皆不妥當。指事情要適得其中。《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唐.韓愈〈改葬服議〉:「儉之與奢,則儉固愈於奢矣,雖然,未若合禮之為懿也,過猶不及,其此類之謂乎。」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未雨綢繆,未焚徙薪,有備無患,防患未然反義:江心補漏,臨陣磨槍,臨渴掘井辨似: 徙,音ㄒ|ˇ,遷移。不可寫作「徒」。 「曲突徙薪」及「有備無患」都有預先防止危害發生的意思。 「曲突徙薪」側重於事先採取措施;「有備無患」側重於事先準備妥當。 曲突徙薪 有備無患 辨似例句 ○ ㄨ 你就把爆竹這樣擺著,容我勸你~,快移到安全地方。 ㄨ ○ 天空看起來陰陰的,我還是帶把傘,~。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七竅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營中,令其自盡,煬帝即派官差飛奔瓦崗行事。邱瑞兒子邱福趕到邱瑞營中,告訴父親說,家人都在瓦崗城中安頓妥當,請邱瑞歸降。邱瑞聽後一時急得七竅生煙,主意全無。一會兒接到聖旨說皇上要賜死自己,邱瑞長歎一聲,吩咐邱福先去通報,即收拾十五萬人馬,歸降瓦崗。「七竅生煙」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焦急或氣憤到了極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妥當、妥貼。如:「穩當」、「十拿九穩」。
化險為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蕃十萬,斬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韓雲卿〈平蠻頌〉一文即記此事。文中贊頌唐王朝對戰敗部族的處置極為妥當,使為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自新者得到適合的嘉勉,「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即把原有的災禍之氣轉變成和煦的暖陽,坎坷堪憂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後來「化險為夷」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轉化危險為平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