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嫌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猜忌怨恨。《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兼負其功,嫌怨轉積。」《聊齋志異.卷六.小謝》:「與卿夙無嫌怨,何至以此相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值得懷疑之處。如:「嫌疑」、「避嫌」、「瓜田李下之嫌」。
厭惡、不滿意。如:「嫌惡」、「嫌棄」、「嫌東嫌西」、「嫌鹹論淡」、「嫌貧愛富」。
怨恨。如:「仇嫌」、「嫌隙」、「盡釋前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懷不滿。如:「怨恨」、「抱怨」、「怨言」。
仇恨。如:「結怨」、「以德報怨」。
怪罪。如:「任勞任怨」、「怨天尤人」。
任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傳》:「陛下焦勞求治,何一不倚信群臣,乃群臣不肯任勞任怨,致陛下萬不獲已,權遣近侍監理。」
親痛仇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屬,以損軍實,不從其令。浮性矜急自多,頗有不平,因以峻文詆之;寵亦佷強,兼負其功,嫌怨轉積。浮密奏寵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貨賄,殺害友人,多聚兵穀,意計難量。寵既積怨,聞〔之〕,遂大怒,而舉兵攻浮。浮以書質責之曰:「……方今天下適定,海內願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於世。而伯通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內聽驕婦之失計,外信讒邪之諛言,長為群后惡法,永為功臣鑒戒,豈不誤哉!定海內者1>無私讎2>,勿以前事自誤,願留意顧3>老母幼弟。凡舉事4>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讎者所快。」寵得書愈怒,攻浮轉急。明年,涿郡太守張豐亦舉兵反。 〔注解〕 (1) 定海內者:平定天下的人。 (2) ...
謙受益,滿招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虛待人對自己才有好處,自滿只會招人嫌怨,沒有益處。明.沈采《千金記》第三○齣:「謙受益,滿招損,常聞往聖之格言;貧無諂,富無驕,每記先賢之良訓。」也作「滿招損,謙受益」。
任勞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兩個典源一用「任勞」,一用「任怨」,後來被合用成「任勞任怨」,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謙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恭和善。如:「他為人不懂得謙善,難怪惹人嫌怨!」
肩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兩個典源一用「任勞」,一用「任怨」,後來被合用成「任勞任怨」,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有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嫌怨。《史記.卷八二.田單傳》:「惠王立,與樂毅有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