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46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季札觀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是觀察風俗的盛衰,考見得失。季札,是春秋時吳國君主諸樊之弟,其父要把君位傳授給他,他推讓給其兄,世人稱譽其賢。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季札到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樂,並藉著歌舞進行,逐一加以評論周朝和諸侯的盛衰變遷。他認為音樂舞蹈跟政治教化和風俗民情有密切的聯繫,儘管樂工並未告知表演內容,但他靠著聽和看來揣摩,竟能從不同的曲調生出對人、事、物的聯想,把抽象的形象用具體可見的視覺形象表現出來。所以當樂工依序表演了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鄶、曹等十五個風後,他都一一區別,給予中肯的批評,僅最後二國未作批評。接著樂工歌唱小雅、大雅、頌,季札也都有所評論。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書寫用的小木片。
信件。如:「書札」、「信札」。
古時一種下行的公文。如:「札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兄弟姊妹排行最小的。如:「伯仲叔季」。
最後、末尾的。如:「季冬」、「季世」。
三個月為一季。如:「夏季」、「春季」。
時期,指一段時間。如:「花季」、「旺季」、「雨季」。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季有三個月。如:「這個節目已經做了十三季。」
姓。
季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春秋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壽夢見其賢而欲立為王,不受;後封於延陵,號延陵季子,簡稱為「季子」。曾出使魯國,並從觀樂中,聽出各國的興衰。他與徐君間重友誼、守信用的故事,亦為世人傳誦。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再好的了。讚嘆所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法加以描述。 古例春秋 魯 左丘明 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召季札觀樂於魯,見舞韶簫者,曰:『德治矣哉!……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譯文請季札在魯國欣賞音樂,季札看見樂者隨韶樂而起舞便說:「德行已經達到最好的了!......看到這裡已經好到極點了!如果有其他的音樂,我不敢請求欣賞了。」 相似詞盡善盡美、十全十美、冠絕天下 相反詞乏善可陳、不堪入目、不屑一顧 例句馬戲團的特技表演驚險萬分,真教人嘆為觀止!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季札觀樂”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對此記載,皮錫瑞據《周禮·春官·太師》賈公彥疏引鄭眾《左氏春秋注》雲“傳家據已定錄之”,認為“傳者從後序其序,則據孔子定次追錄之,故得同正樂後之次第也”(《詩經通論》)。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論語‧子罕》記載孔子曾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獻詩說: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
自檜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自檜以下無譏焉。」檜,亦作「鄶」。 詞義吳季札觀樂於魯,鄶國已下諸國,國小政狹,季札不予評論。 用法表示事物品格卑下,不值得評論。 相似詞自鄶以下 / 自鄶無譏 / 不值一談 / 不予置評 相反詞頗有可觀 / 足堪稱道 / 千古絕響 / 嘆為觀止 例句近世散文崇尚食用,賦體則被視為自檜以下者流,是以日趨沒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