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61 ms
共 1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用以稱兒子的子女。如:「祖孫」。唐.杜甫〈石壕吏〉詩:「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紅樓夢》第二回:「只眼前現有二子一孫。」(2)用以稱同姓自孫子以下的後代。如:「曾孫」、「玄孫」。(3)用以稱與孫同輩的親族。如:「外孫」、「姪孫」、「姨孫」。
2.再生或孳生的植物。如:「稻孫」。宋.蘇軾〈擷菜〉詩:「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3.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孫武。
小。參見「孫絡」條。
謙卑、恭順。《禮記.緇衣》:「民有孫心。」《論語.陽貨》:「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遁逃、流亡。《春秋.莊公元年》:「夫人孫于齊。」
|
含飴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了年紀的人當可含飴自甘,弄孫為樂,不問餘事,以恬適自娛。《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關政矣。」《歧路燈》第七七回:「說齒屆古稀,又有含飴弄孫之樂。」
|
名落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吳人孫山應試,考中最後一名,與其同往的鄉人兒子落選。回鄉後,鄉人問兒子考中沒有,孫山回答:「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見宋.范公偁《過庭錄》。後比喻考試不中。《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等到出榜,名落孫山,心上好不懊惱。」
|
「豫、時、孫、摩」的教學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中說:「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指教學要能防範於未然,把握學生學習動機因勢利導,順應學生個別差異,及與同學之間互相切磋等,並須避免交狎狂之友,而導致荒廢學業。還要能重視學習過程中與同學之間「相觀而善」,取長補短等。
[學記]中非常重視教學時「豫、時、孫、摩」這四項教學原則。所謂「豫」是指預防,「時」是指時機,「孫」是指適應,「摩」是指觀察。「禁... |
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曾孫的子女。自本身下數為第五代。《三國演義》第一回:「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紅樓夢》第九回:「原來此人名喚賈薔,亦係寧府中之正派玄孫。」也作「元孫」。
|
孫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孫。《詩經.大雅.皇矣》:「既受帝祉,施于孫子。」《樂府詩集.卷八.郊廟歌辭八.晉.傅玄.征西將軍登歌》:「假我皇祖,綏予孫子。」
2.人名。即孫武,參見「孫武」條。
3.書名。春秋孫武撰,一卷,十三篇。乃古兵書之一,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為百代談兵之祖,被推崇為兵經。注本甚多,宋吉天保集何延錫、張預等十家為孫子十家注。也稱為「孫子兵法」。
稱謂:(1)稱兒子的兒子。《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趙爺今年五十九歲,兩個兒子,四個孫子。」《紅樓夢》第三九回:「原本你該絕後的,如今奏了玉皇,給你個孫子。」(2)泛稱兒女的子女。如:「老壽星呵呵的笑說:『我一共有十個兒女,五十個孫子。』」
|
惜花連盆,惜子連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花就連花盆也一起珍愛,疼惜兒子也會連孫子也一起疼愛;比喻愛一個人也連帶的關愛與其相關的人或物,意謂愛屋及烏。例:俗話講「惜花連盆,惜子連孫。」隔壁个阿榮伯對厥孫仔正經係惜入心。(俗話說愛花就連花盆也一起珍愛,疼惜兒子也會連孫子也一起疼愛,隔壁的阿榮伯對他的孫子真是疼到心坎兒裡去。)
|
為老不尊,教壞子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長者行為不檢點,就會給子孫帶來壞榜樣,使他們學壞。例:大人係帶頭亂丟垃圾,恁樣就係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大人若帶頭亂丟垃圾,這樣就是為老不尊,教壞子孫。)
|
姪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兄弟的孫子。
|
子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子和孫子,泛指後裔。《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紅樓夢》第五回:「子孫雖多,竟無一個可以繼業者。」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