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3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習遲緩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遲緩者指智能發展輕微遲滯之兒童。早期特殊教育的文獻,係指輕度智能不足兒童,近來由於學界對智能不足的定義趨於嚴謹;學習遲緩者則指「臨界智能不足」,其智商的範圍約介於負一個標準差至負二個標準差之間。因此學習遲緩者並不屬於特殊教育的對象。然而這類的學生在學業上常顯示學習困難,而需要補救教學。學習遲緩者的補救教學措施,通常在普通班中實施;我國目前在國民中小學設置之資源教室亦提供此類兒童學業的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規定的時間延後。如:「遲到」、「延遲」、「遲誤」、「事不宜遲」。
緩慢、不靈活。如:「遲緩」、「遲鈍」。
猶豫。如:「遲疑不決」。
凌遲:古代酷刑之一,先斷四肢,再割喉處死,目的在於使受刑人極為痛苦地慢慢死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慢而不急。如:「和緩」、「緩慢」、「緩行」、「緩步慢行」。
拖延。如:「緩期」、「緩徵」、「緩兵之計」。
放鬆、恢復。如:「先緩口氣再說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演練、鑽研。如:「學習」、「研習」、「練習」、「溫習」、「學而時習之」。
做慣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如:「習慣」、「惡習」、「舊習」、「積習」、「習俗」、「習以為常」。
時常、時時。如:「習聞」、「習見」。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鑽研。《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士則學習法令辟禁。」《紅樓夢》第四八回:「如今要成人立事,學習著買賣,又不准我了。」
1.效法。如:「我們應學習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
2.受教研習。如:「我在王老師門下學習。」
遲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鈍緩慢。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當憂復被冰雪埋,汲汲來窺戒遲緩。」《三國演義》第六七回:「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也作「遲慢」。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