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10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術研究的傾向、風氣。如:「此所大學以學術研究為主要發展,因此學風鼎盛,人才輩出。」
2.校園中的習慣、風尚。如:「學風開放的學校,學生顯得較為活潑有朝氣。」
學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風化(chemical weathering)目錄1 說明2 化學風化的作用2.1 溶解(Dissolution)2.2 水化作用 (Hydration)2.3 氧化作用 Oxidation2.4 水解作用 Hydrolysis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說明水、氧氣、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化學作用,使岩石的組成礦物質發生變化、或重新排列的現象,稱為化學風化。由於熱帶地區的...
肢體學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名。此學說源於「corporeal」一字,意思指「具體的」、「實體的」。它與「精神上的」(spiritual)相反。由於長期以來,西方學術傳統強調一種心靈(mind)與肢體(body)之間的二元對立。而舞蹈因為屬於後者,所以一直被忽略。近十年來,由學術界開始流行起一股「肢體風」無論文學,美術,音樂,甚至醫學界,都重新對肢體產生了好奇感與新的體認,設法以肢體為主題,近一步了解其中與社會結合的奧妙。因為舞蹈剛好是以人體為表達工具與媒介的藝術,因此對舞蹈研究者而言,這種落實於人體與肢體的學風可喜可賀。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iverside)舞研所的美國舞蹈學者如蘇珊.福斯特(Susa...
Susan Leigh Foster編,《Corporealities: dancing knowledge, culture and power》Routledge Press 199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弦歌不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亦比喻為文教普及,學風很盛。[例]相傳此地,在過去書院普設,弦歌不輟。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的歷史,也影響到「詩經」的文學風格。《十翼》被認為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與再傳弟子作品。它是對《易經》的詮釋,有十篇,包括:一、彖上傳,二、彖下傳,三、像上傳(又稱「大像」),四、像下傳(又稱「小像」),五、繫辭上傳,六、繫辭下傳,七、文言傳(文言是解釋二卦經文的言語),八、序卦傳,九、說卦傳,十、雜卦傳。但根據記載,《十翼》的分類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類方法並未達致統一。到了漢武帝以後,《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視為《周易》的一部分。 現代的說法 ...
雷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像無窮的小說在文壇崛起;到中年之後作品風格轉為真誠坦白,直陳生命,圖文並茂的隨筆式散文建立獨特的文學風格。他一向不在作品中歸納大道理,在藝術表達上,他保持含蓄的美,以「淺嘗即止」的模式,讓觀看的人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他的文章和繪畫,總是給人一種平淡而遙遠的感覺,但並不是清冷孤絕,而是一種有距離的溫度,同時還帶有一些慧黠的趣味。不過,透過這樣精練的文字和淡遠的描述,有心人卻能夠從雷驤看來隨興的文章中,深切的了解了人間萬象。 作品列表 小說、散文《青春》(1985年11月,圓神出版)《映象之旅》(1986年3月,林白...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正惠的回應) 作者:趙稀方辛在台曾批評余光中為「一個附庸於政治權力的投機詩人」,是機會主義的沒骨文學風格,余光中為了讓其詩集能在中國順利出版,不惜刪除〈違反交通〉、〈國殤〉、〈讚香港〉、〈召魂〉四首詩,而這些皆與六四天安門屠殺事件相關。詩人張德本批判余光中:『我為何要在二OOO年第十九屆高雄市文藝獎頒獎典禮上,抗議余光中呢?抗議余光中「打壓台灣文學!」抗議余光中「狼來了!」抗議余光中「作家的風骨何在?」「狼來了」一文余氏不敢將之收錄於結集,這段「鄉土文學論戰」余氏角色論點的歷史公案,《余光中傳》裡迴避不敢觸及,難道是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