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藏     
瀏覽人次:197 收藏人次:0
收藏保管。《周禮.夏官.司弓矢》:「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與其出入。」《紅樓夢》第六六回:「囊中尚有一把鴛鴦劍,乃吾家傳代之寶,弟也不敢擅用,只隨身守藏而已。」
    
瀏覽人次:40056 收藏人次:5009802
躲、隱避。如:「埋藏」、「躲藏」、「藏汙納垢」。
收存。如:「收藏」、「儲藏」、「藏私」、「藏書」。
寶藏:珍藏的寶物,亦指珍貴的資源。如:「聽說後山有寶藏。」
佛、道經典的總稱。如:「三藏」、「道藏」、「經藏」。
藏青色:藍而近黑的顏色。如:「他很喜歡藏青色的褲子。」
大陸地區西藏的簡稱。
    
瀏覽人次:8366 收藏人次:2963973
保持、堅持。如:「堅守」、「守節」、「守信」、「守身如玉」、「守口如瓶」。
保護、看護。如:「守衛」、「守護」、「看守」、「防守」。
遵循。如:「守時」、「守法」、「遵守」、「守規矩」、「墨守成規」。
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節操、品性。如:「操守」、「有為有守」。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44412 收藏人次:3093088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楚國人,字伯陽,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他主張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諡聃。老子的思想可歸結於「道」,「道」就是宇宙萬物運作的規律,雖然道什麼都沒有做,但卻能讓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因此老子主張人們的行為,應該取法於「道」,強調人心的自然與自發,不應該受到過分干涉,並且應該消除戰爭,揚棄奢靡,引導人心回到真誠樸質的生活形態與心境中。他著有《老子》一書,分為上下兩篇,分別為道篇和德篇,故《老子》又稱為《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多字,但內容廣泛,由養生修身,乃至治國用兵,均有極為精闢的論述。在《老子》第一五章中,老子形容古代的有道之士,高深得令人無法完全理...
    
瀏覽人次:24594 收藏人次:3051141
2.宮內小臣。《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晉.杜預.注:「豎,左右小吏。」《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於宦豎,莫不傷氣,而況於慷慨之士乎!」
委曲求全     
瀏覽人次:19504 收藏人次:729695
道家始祖老子,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張「無為」之說,孔子曾向他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老子曾說:委曲才可以保全,屈就反而能夠伸展,低窪才能注水,東西舊了才能換新,少拿反而多得,貪多就會迷惑。聖人用平常心去看待天下一切事物,不堅持己見,才能客觀;不自以為是,才能受尊重;不自我誇耀,凡事易成;不驕傲自矜,反而能夠長久。急於張揚顯溢,反而引起無數的紛爭。求全之道,莫過於「不爭」,聖人不與人爭,天下反而沒有人可以與他爭。所以老子認為古人所說的:「曲則全」,就是說委曲就可以保全,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是實實在在可以達到的。後來「委曲求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委曲自己,遷就...
坐井觀天     
瀏覽人次:12009 收藏人次:607992
人之私言也。 〔注解〕
(1) 老子:李耳,字伯陽,諡曰聃。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有《道德經》五千餘言。
(2) 小:輕視
博古通今     
瀏覽人次:7873 收藏人次:356792
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
(2) 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
(3) 往:前往拜訪。
透古通今     
瀏覽人次:953 收藏人次:0
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
(2) 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
(3) 往:前往拜訪。
博古知今     
瀏覽人次:876 收藏人次:0
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
(2) 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
(3) 往:前往拜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