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40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官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因瀕官渡水而得名,漢末曹操曾敗袁紹於此。
官渡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200),袁紹率軍攻打曹軍,曹操智勝袁紹,先後於白馬津(今河南省滑縣東北)、官渡(今湖南省中牟縣)、烏巢(今河南省封丘縣西)等地擊潰紹軍,史稱「官渡之戰」。官渡之戰前,原本紹強操弱的局勢,因此戰而逆轉,奠定日後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亦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家治事的人。如:「官員」、「軍官」、「法官」、「清官」、「政務官」、「地方官」。
公家的。如:「官方」、「官派」、「官地」、「官費」、「官倉」、「官糧」。
人體的感覺器。如:「器官」、「五官」、「官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此岸到彼岸。如:「渡河」、「渡海」、「橫渡」、「偷渡」。
坐船過河的地方。如:「渡口」、「津渡」。
越過、通過。如:「共渡難關」、「過渡時期」。
移轉。如:「引渡」、「讓渡」。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將張郃的事跡,內容就有「出言不遜」這句成語。張郃,在東漢末年,各地起兵爭奪天下之時,歸附於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他建議袁紹派重兵增援烏巢。袁紹未採納,反而採用郭圖的計策,結果袁軍大敗。郭圖則為此感到羞愧,為推卸責任,反而誣陷張郃,說他因為袁軍失敗而感到高興,說話傲慢無禮。張郃因為害怕遭到不測,便憤而投奔曹操。
鍾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身,上書奏請侍中鍾繇守司隸校尉。鍾繇到長安之後送書給馬騰和韓遂陳述利害,馬和韓臣服獻帝,送子為質。官渡之戰時,送兩千餘馬匹給曹操,曹操譽之為「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建安七年,匈奴單於欒提呼廚泉在平陽叛亂,鍾繇率軍圍困,袁尚遣鍾繇外甥河東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率軍到河東,鍾繇遣參軍張既、馮翊、傅幹說服馬騰來援,馬騰遣子馬超、部下龐德夾擊,斬郭援,降服單於。後因治理洛陽有功,曹操上書封為前軍師。潼關之戰中率軍伐張魯,引起馬超、韓遂起兵叛亂,劉璋疑懼,被張松說服請劉備入蜀。曹操死後任大理,遷相國。建安二十四年...
曹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青州兵”。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即現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于赤壁。後自為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士申階級及社會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他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蒿里行》、《觀滄海》等...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稟假:俸給與借貸。假,音ㄐ|ㄚˇ,借貸、預支。
鄭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大成者,世稱「鄭學」。建安五年(200年)春,夢見孔子對他說:「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官渡之戰時,被袁紹逼迫下隨軍而行,到元城(今河北大名縣境)病危,至六月病逝。 著作 作品有《毛詩箋》、《三禮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