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29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客觀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心理與教育測驗中,根據測驗的評分方式,可分為客觀測驗和主觀測驗(subjective test)兩種,兩者均為教育測驗的科學工具。客觀測驗通常指採用新法考試,包括是非題、選擇題、配合題、排列組合、填充題等,試題經過仔細的篩選,且有事先預定、固定而客觀的評分標準或正確答案,因而具有診斷學生學習困難的作用,並有助於增加測驗的效度,而且測驗項目簡短,受試者的反應有一定的型式,故可在有限的時間內答完。因此,不論評閱者是誰,所得的結果都會一樣,故一分試卷應得的分數相當確定,如此可避免評分者的主觀判斷,使得測驗的結果不致有太大的差異性,而引起爭議,有助於提高測驗的信度。
  從心理計量學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丈量、度量。如:「測量」、「目測」、「測定」、「測試」。
推想、估量。如:「預測」、「推測」、「猜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試。如:「測驗」、「試驗」、「考驗」。
檢查。如:「檢驗」、「查驗」、「驗血」。
經測試而有效果的。如:「靈驗」、「應驗」。
嘗試而有心得。如:「經驗」。
客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觀。表現在外的威儀風範。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九.李特雄壽勢志》:「毋冉賤,雄妻任養為子,少攻學問,有客觀。」
2.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加上個人意見。如:「既然是為人調解紛爭,就要保有客觀的立場。」
3.獨立於意識或精神而存在。相對於主觀而言。如:「人類想要改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恐怕是辦不到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一定標準測量能力或成績的方式。如:「智力測驗」、「學科測驗」。
觀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觀察推測。如:「觀測氣象」。
2.對事物的觀察與測量。如:「深海觀測」。《明史.卷二五.天文志一》:「南京觀象臺設渾天儀、簡儀、圭表以窺測七政行度,而北京乃止於齊化門城上觀測,未有儀象。」
論述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大缺點是評分困難;因缺乏客觀標準,難免受教師主觀的影響而喪失公平性。教育心理學家建議:(1)只有在客觀測驗不適用的情形下才採用論述題;(2)論述題只限於測量學生學習結果的某幾個層面,不能用於測量學習結果的所有層面;(3)論述題的用語必須清楚明確;(4)論述題的數量必須配合學生答題所需要的時間;(5)避免採用自行選擇的方式,以免因失卻共同基礎而影響試題效度。有教育心理學家的建議:(1)在論述題命題之同時,由教師先行按教學目的擬妥一份各題答案要點,做為試後評分的根據。(2)針對限制反應題與申論題的性質,分別採用不同的評分方...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